烟尘测量中图像法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烟尘颗粒物浓度的监测方法 | 第12-16页 |
1.2.1 取样法 | 第12-14页 |
1.2.2 非取样法 | 第14-16页 |
1.3 基于光学成像的颗粒物测量 | 第16-17页 |
1.4 研究难点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烟尘浓度测量系统设计 | 第19-31页 |
2.1 测量系统概述 | 第19页 |
2.2 系统硬件部分选择 | 第19-28页 |
2.2.1 CCD相机 | 第19-23页 |
2.2.2 相机镜头的选择 | 第23-27页 |
2.2.3 激光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2.3 实验室静态测量系统搭建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烟尘颗粒的图像处理技术 | 第31-59页 |
3.1 图像的预处理 | 第32-34页 |
3.1.1 图像类型转换 | 第32页 |
3.1.2 图像增强 | 第32-34页 |
3.2 颗粒图像的滤波 | 第34-41页 |
3.3 图像的阈值分割 | 第41-47页 |
3.3.1 OTSU算法原理 | 第41-43页 |
3.3.2 优化后的OTSU算法 | 第43-45页 |
3.3.3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3.4 颗粒图像的二值化处理 | 第47-50页 |
3.4.1 形态学处理 | 第47-49页 |
3.4.2 孔洞填充 | 第49-50页 |
3.5 粘连颗粒图像处理 | 第50-54页 |
3.5.1 分水岭分割原理 | 第50-51页 |
3.5.2 改进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51-54页 |
3.6 去除不完全粒子 | 第54-55页 |
3.7 颗粒的边缘检测 | 第55-58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烟尘颗粒的浓度测量 | 第59-71页 |
4.1 颗粒标记 | 第59页 |
4.2 颗粒物的参数测定 | 第59-62页 |
4.2.1 面积测定 | 第59-60页 |
4.2.2 周长测定 | 第60页 |
4.2.3 颗粒粒径 | 第60-62页 |
4.3 图像法测量烟尘浓度原理 | 第62页 |
4.4 烟尘颗粒的静态测量 | 第62-70页 |
4.4.1 实验步骤 | 第63-64页 |
4.4.2 图像处理过程 | 第64页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烟尘颗粒浓度的动态测量系统 | 第71-85页 |
5.1 动态测量系统原理 | 第71-72页 |
5.2 实验装置设计 | 第72-81页 |
5.2.1 颗粒物发生装置 | 第72-76页 |
5.2.2 相机和激光器控制装置设计 | 第76-81页 |
5.3 实验步骤 | 第81-83页 |
5.4 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