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关于中国制造业地位的研究 | 第10-12页 |
(二)关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全球价值链与供应链、产业链理论 | 第15-16页 |
二、国际分工理论 | 第16-17页 |
三、垂直专业化分工理论 | 第17-18页 |
四、国际生产网络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演进 | 第20-30页 |
一、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机制 | 第20-23页 |
(一)价值链延伸推动产业转移 | 第20-21页 |
(二)国际分工深化形成区域生产网络 | 第21-23页 |
二、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 第23-27页 |
(一)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 | 第23-24页 |
(二)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趋势 | 第24-27页 |
三、北美、欧洲、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比较 | 第27-30页 |
(一)北美区域生产网络 | 第27-28页 |
(二)欧洲区域生产网络 | 第28页 |
(三)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参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 第30-50页 |
一、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内部的制造业分工格局 | 第30-39页 |
(一)区域内贸易比重趋于稳定 | 第30-34页 |
(二)区域内贸易产品结构升级 | 第34-35页 |
(三)区域内新兴经济体分工地位提升 | 第35-39页 |
二、中国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 | 第39-41页 |
三、中国制造业在亚太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 | 第41-50页 |
(一)衡量我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主要指标 | 第41-43页 |
(二)中国与亚太主要经济体制造业竞争力比较 | 第43-45页 |
(三)亚太各国制造业出口附加值来源比较 | 第45-47页 |
(四)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地位比较 | 第47-50页 |
第五章 参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影响 | 第50-58页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第50-53页 |
二、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8-62页 |
一、结论 | 第58-59页 |
二、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一)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出口产品的国内附加值含量 | 第59-60页 |
(二)积极融入亚太区域生产网络,主动参与贸易规则制定 | 第60页 |
(三)逐步转移非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 第60-61页 |
三、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