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三、研究方法第9-11页
第一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概况第11-17页
    第一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修法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修法背景第11-12页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修法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法概况第13-17页
        一、刑法的规定第13-14页
        二、前置性规定第14-15页
        三、程序法规定第15-17页
第二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前置性法律规定不明确第17-24页
    第一节 “违反国家规定”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第17-21页
        一、“违反国家规定”的范围第17-18页
        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范围第18-19页
        三、学界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理解的争论第19-21页
    第二节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限缩解释第21-24页
        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第21-22页
        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理解第22-24页
第三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存在的问题第24-29页
    第一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方式的类型及问题第24-27页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方式的类型第24-26页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方式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第二节 本罪主观构成要件分析及问题第27-29页
        一、本罪主观构成要件分析第27-28页
        二、本罪主观构成要件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第四章 程序法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第一节 本罪诉讼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第29-30页
        一、本罪诉讼模式的现状第29页
        二、本罪诉讼模式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第二节 批量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认定规则第30-33页
        一、批量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认定的现状第30-31页
        二、批量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认定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第五章 笔者对完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思考第33-39页
    第一节 明确并健全前置性法律规定第33-34页
        一、明确“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含义第33页
        二、健全前置性法律规定第33-34页
    第二节 完善本罪构成要件第34-37页
        一、完善客观行为方式第34-35页
        二、完善主观构成要件第35-37页
    第三节 弥补程序法中的不足第37-39页
        一、起诉方式的延伸第37页
        二、批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认定规则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湛江市A区女性职务犯罪问题调查
下一篇:涉二维码财产犯罪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