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简要述评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14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14页 |
(三)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社区警务多元参与管理的内涵 | 第15-22页 |
一、传统一元化的社区警务管理模式分析 | 第15-16页 |
二、传统一元化社区警务管理模式的弊端 | 第16-19页 |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 第16-17页 |
(二)操作上存在问题 | 第17页 |
(三)公安民警自身因素 | 第17-18页 |
(四)社区民警业务能力薄弱 | 第18-19页 |
三、基层公安机关传统一元化社区警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一)缺乏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 | 第19-20页 |
(二)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 | 第20页 |
(三)社区警务治理主体缺乏参与性 | 第20-21页 |
四、多元管理内涵、特征 | 第21-22页 |
(一)多元管理内涵 | 第21页 |
(二)多元管理特征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苍南县社区警务多元参与管理的实践 | 第22-36页 |
一、苍南县社区警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22-25页 |
(一)苍南县社区警务管理现状 | 第22-23页 |
(二)苍南县社区警务管理新模式的成效及问题 | 第23-25页 |
二、新形势下苍南县社区警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25-31页 |
(一)打击和防范以及管理和服务间的关系难以调和 | 第25-27页 |
(二)社区警务管理社会化基础 | 第27-29页 |
(三)多主体参与治安工作氛围和机制的形成 | 第29-31页 |
三、新形势下苍南县社区警务管理工作的新取向 | 第31-36页 |
(一)实现从管理型警察向服务型警察的角色转换 | 第31-33页 |
(二)转变传统的警察治安模式——多主体共同参与 | 第33-36页 |
第三章 苍南县社区警务多元参与管理的完善对策 | 第36-41页 |
一、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 第36页 |
二、科学定位社区警务管理各主体的角色 | 第36-37页 |
三、建立多元主体协调机制 | 第37-38页 |
四、注重整合各主体的力量 | 第38-39页 |
五、规范各种运行机制,保障合作关系的长久性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