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软件类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指标的重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1-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概述第14-27页
    2.1 文献综述第14-16页
        2.1.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2.1.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19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6-18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18页
        2.2.3 有效市场理论第18-19页
    2.3 股权激励与业绩评价的内在逻辑关系第19页
    2.4 业绩评价与业绩评价指标的概述第19-25页
        2.4.1 业绩评价第19-20页
        2.4.2 业绩评价指标第20-21页
        2.4.3 业绩评价指标的历史演进第21-25页
    2.5 股权激励的业绩指标的历史演变第25-27页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指标现状及相关法律规定第27-37页
    3.1 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法律规定第27-30页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指标的现状第30-33页
        3.2.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指标的整体现状第31-33页
        3.2.2 软件类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指标的现状第33页
    3.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指标的优缺点第33-37页
第4章 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第37-48页
    4.1 软件企业的界定及特征第37-39页
        4.1.1 软件企业的界定第37页
        4.1.2 软件企业的特征第37-39页
    4.2 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第39-47页
        4.2.1 我国软件类上市公司的现状第39页
        4.2.2 我国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第39-44页
        4.2.3 中印软件行业的现状比较第44-47页
    4.3 我国软件行业的特点第47-48页
第5章 软件类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指标的重构第48-61页
    5.1 业绩指标选取的原则第48-49页
    5.2 业绩指标的重构第49-56页
        5.2.1 财务指标的设计第50-52页
        5.2.2 非财务指标的设计第52-56页
        5.2.3 对业绩指标的设计的几点说明第56页
    5.3 业绩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6-59页
    5.4 股权激励行权时的业绩评价流程第59-61页
第6章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02型港口门座起重机结构的动静态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PNIPAAm/纳米TiO2有机—无机智能纳米复合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