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本课题学术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1.1.1 学术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2 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 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2.1 天麻钩藤降血压作用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2 钩藤研究现状的综述 | 第17-20页 |
1.2.3 异钩藤碱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4 生物组织样品特点及预处理 | 第22-23页 |
1.2.5 目前生物样品常用的测定技术及其特点 | 第23-24页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2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5-40页 |
2.1 异钩藤碱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研究 | 第25-29页 |
2.1.1 目前异钩藤碱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综述 | 第25页 |
2.1.2 色谱条件的筛选 | 第25-29页 |
2.2 异钩藤碱组织样品预处理方法研究 | 第29-37页 |
2.2.1 仪器、试药与实验动物 | 第30-31页 |
2.2.2 沉淀剂的考察 | 第31-33页 |
2.2.3 复溶溶剂的考察 | 第33-37页 |
2.3 异钩藤碱组织样品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37-38页 |
2.3.1 组织样品的预处理 | 第37页 |
2.3.2 进样及结果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页 |
2.5 讨论 | 第38-40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40-58页 |
3.1 仪器、试药、药材及实验动物 | 第40-41页 |
3.1.1 仪器 | 第40页 |
3.1.2 试药 | 第40-41页 |
3.1.3 药材 | 第41页 |
3.1.4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3.2 动物实验 | 第41-43页 |
3.2.1 动物分组 | 第41页 |
3.2.2 给药方案 | 第41-42页 |
3.2.3 组织样品的采集 | 第42页 |
3.2.4 组织样品的预处理 | 第42-43页 |
3.3 组织样品的反相HPLC测定 | 第43-44页 |
3.3.1 色谱条件 | 第43页 |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页 |
3.3.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3页 |
3.3.4 精密度实验 | 第43-44页 |
3.3.5 重现性考察 | 第44页 |
3.3.6 稳定性实验 | 第44页 |
3.3.7 组织样品的测定 | 第44页 |
3.3.8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44页 |
3.4 配伍前后肝、肾中的组织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 第44页 |
3.5 异钩藤碱在组织内的分布与基因表达相关性探讨 | 第44-45页 |
3.6 实验结果 | 第45-55页 |
3.6.1 给药对SHR大鼠的影响 | 第45-46页 |
3.6.2 方法学评价 | 第46-52页 |
3.6.3 配伍前后肝、肾中的组织分布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 第52-55页 |
3.6.4 异钩藤碱在组织内的分布与基因表达相关性探讨 | 第55页 |
3.7 小结与讨论 | 第55-57页 |
3.8 展望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