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网络招聘 | 第9-10页 |
1.1.2 双边市场 | 第10-11页 |
1.1.3 信息产品与双边市场 | 第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本文逻辑结构图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4-23页 |
2.1 双边市场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2.1.1 从外部性到网络外部性 | 第14页 |
2.1.2 从网络外部性到双边网络外部性 | 第14-15页 |
2.1.3 从网络外部性到双边网络外部性 | 第15-16页 |
2.1.4 多归属行为(multi-homing) | 第16-17页 |
2.1.5 平台竞争 | 第17-18页 |
2.1.6 国内双边市场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2 网络招聘行业综述 | 第19-23页 |
2.2.1 网络招聘行业概述 | 第19-20页 |
2.2.2 国外网络招聘行业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2.2.3 我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线性实证模型及样本选取 | 第23-31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3.2 相关模型介绍 | 第23-25页 |
3.2.1 John M. Gallaugher和Yu-Ming Wang(2002)的模型 | 第23-24页 |
3.2.2 Ulrich Kaiser和Julian Wright(2006)的模型 | 第24-25页 |
3.3 本文模型 | 第25-28页 |
3.3.1 考虑求职者参与程度对企业方参与程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2 考虑企业方参与程度对求职者参与程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3 线性模型 | 第27-28页 |
3.4 样本选取 | 第28-31页 |
3.4.1 选取样本网站 | 第28-30页 |
3.4.2 数据选取方法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样本网站的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4.1 考察求职者参与程度对企业方参与程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4.1.1 J_(it)为月度覆盖人数份额的情况 | 第31-32页 |
4.1.2 J_(it)为月度有效浏览时间份额的情况 | 第32-33页 |
4.2 考察企业方参与程度对求职者参与程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4.2.1 J_(it)为月度覆盖人数份额的情况 | 第33-34页 |
4.2.2 J_(it)为月度有效浏览时间份额的情况 | 第34-3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4.4 对后进入者的策略建议 | 第38-39页 |
第五章 非传统模式对网络招聘行业竞争影响研究 | 第39-47页 |
5.1 网络招聘行业的细分化发展趋势 | 第39-41页 |
5.2 Web 2.0 | 第41-44页 |
5.2.1 Web 2.0 概述 | 第41页 |
5.2.2 搜索引擎的Web 2.0 模式 | 第41-43页 |
5.2.3 SNS类的Web 2.0 模式 | 第43-44页 |
5.3 双边市场模型下Web 2.0 对传统招聘平台的影响研究 | 第44-45页 |
5.4 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5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