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分析与探讨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6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14页 |
1.2 检查仪器 | 第14页 |
1.3 诱发电位参量 | 第14-15页 |
1.4 测试条件 | 第15页 |
1.4.1 实验室条件 | 第15页 |
1.4.2 刺激条件 | 第15页 |
1.4.3 记录条件 | 第15页 |
1.5 测试方法 | 第15-16页 |
1.5.1 受试者准备 | 第15页 |
1.5.2 电极安放 | 第15页 |
1.5.3 刺激部位 | 第15页 |
1.5.4 刺激方法 | 第15-16页 |
1.6 统计学方法 | 第16页 |
2 结果 | 第16-20页 |
2.1 正常人群三叉神经各分支TSEP图形 | 第16-17页 |
2.2 实验组健、患侧TSEP数据比较 | 第17-18页 |
2.3 实验组患侧与对照组TSEP数据比较 | 第18-19页 |
2.4 三叉神经撕脱术患者诱发电位 | 第19页 |
2.5 服用抗癫痫类药物患者诱发电位 | 第19-20页 |
2.6 撕脱术后复发者诱发电位 | 第20页 |
3 讨论 | 第20-27页 |
3.1 三叉神经痛 | 第20-21页 |
3.1.1 三叉神经痛分类 | 第20页 |
3.1.2 三叉神经痛形成的解剖学基础 | 第20-21页 |
3.1.3 病因 | 第21页 |
3.2 本实验TSEP特征及临床应用 | 第21-27页 |
3.2.1 正常人群TSEP特征 | 第21-22页 |
3.2.2 三叉神经痛患者TSEP特征 | 第22-23页 |
3.2.3 抗癫痫类药物对TSEP作用机制 | 第23-24页 |
3.2.4 TSEP相关临床应用 | 第24-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35页 |
综述 三叉神经痛及其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 第35-5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