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矿业投资环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1.1 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与标准 | 第17-18页 |
2.1.2 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 | 第18-19页 |
2.1.3 经济发展“S”型规律 | 第19-20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南美简介 | 第25-55页 |
3.1 地理概况 | 第25-27页 |
3.2 面积与人口 | 第27-30页 |
3.3 经济状况 | 第30-34页 |
3.3.1 中等收入陷阱 | 第30-31页 |
3.3.2 经济现状 | 第31-33页 |
3.3.3 通货膨胀 | 第33-34页 |
3.4 贸易关系 | 第34-43页 |
3.5 吸收外资 | 第43-49页 |
3.6 政治与外交 | 第49-53页 |
3.6.1 执政党派 | 第49-50页 |
3.6.2 外交关系 | 第50-53页 |
3.7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南美矿产资源禀赋 | 第55-91页 |
4.1 油气资源 | 第55-67页 |
4.1.1 石油 | 第55-61页 |
4.1.2 天然气 | 第61-64页 |
4.1.3 能源消耗 | 第64-67页 |
4.2 主要矿产 | 第67-89页 |
4.2.1 概述 | 第67-69页 |
4.2.2 铁矿 | 第69-78页 |
4.2.3 铜矿 | 第78-86页 |
4.2.4 铝土矿 | 第86-89页 |
4.3 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南美矿业 | 第91-121页 |
5.1 矿业地位 | 第91-93页 |
5.2 矿产品贸易 | 第93-100页 |
5.2.1 矿产品出口 | 第94-97页 |
5.2.2 矿产品进口 | 第97-100页 |
5.3 矿业投资 | 第100-108页 |
5.3.1 南美矿业勘查投资 | 第100-103页 |
5.3.2 中国对南美矿业投资 | 第103-108页 |
5.4 矿业公司 | 第108-115页 |
5.4.1 国有矿业公司 | 第108-111页 |
5.4.2 跨国矿业公司 | 第111-115页 |
5.5 矿业政策 | 第115-118页 |
5.5.1 优惠政策 | 第115-118页 |
5.5.2 约束政策 | 第118页 |
5.6 小结 | 第118-121页 |
第六章 南美各国投资环境评价 | 第121-133页 |
6.1 贝里多贝尔公司的投资环境评价 | 第121-122页 |
6.2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122-126页 |
6.2.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122-123页 |
6.2.2 层次分析法主要步骤 | 第123-126页 |
6.3 南美投资环境评价的加权层次分析法 | 第126-131页 |
6.3.1 投资环境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26-127页 |
6.3.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第127页 |
6.3.3 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分值 | 第127-131页 |
6.4 南美投资环境评价结论 | 第131-133页 |
第七章 建议 | 第133-137页 |
7.1 客观评估,减少投资盲目性 | 第133-134页 |
7.2 企业联合,凝聚优势力量 | 第134页 |
7.3 不求控股,投资形式多元化 | 第134-135页 |
7.4 注重双赢,保障资源国利益 | 第135页 |
7.5 矿业外交,国家多举措支持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9-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