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补充侦查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补充侦查制度概述第11-20页
    1.1 补充侦查制度的概念第11-13页
    1.2 补充侦查制度的内在结构第13-15页
        1.2.1 补充侦查制度主体第13-14页
        1.2.2 补充侦查的方式第14页
        1.2.3 补充侦查程序第14-15页
        1.2.4 补充侦查的法律效果第15页
    1.3 补充侦查制度的功能第15-17页
        1.3.1 事实查明功能第15-16页
        1.3.2 人权保障功能第16-17页
    1.4 补充侦查制度中的诉讼价值协调第17-20页
        1.4.1 自由边界价值第17页
        1.4.2 非合作博弈价值第17-18页
        1.4.3 信赖利益价值第18页
        1.4.4 社会利益价值第18-20页
第2章 补充侦查制度的域外考察和评析第20-28页
    2.1 英美法系国家的补充侦查及其限制第20-21页
    2.2 大陆法系国家的补充侦查及其限制第21-23页
    2.3 对两大法系补充侦查制度的评析第23-28页
        2.3.1 英美法系通过“横向制约”保障补充侦查制度第23-24页
        2.3.2 大陆法系通过“纵向限制”保障补充侦查制度第24-25页
        2.3.3 对国外补充侦查制度之扬弃第25-28页
第3章 我国补充侦查制度的问题与成因第28-35页
    3.1 我国补充侦查制度现状第28-31页
        3.1.1 “终结不终”第28-29页
        3.1.2 补充侦查方式单一第29-30页
        3.1.3 补充侦查制度主体错位第30页
        3.1.4 补充侦查的随意性第30-31页
        3.1.5 补充侦查的重复性第31页
    3.2 我国补充侦查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5页
        3.2.1 认识论的局限性第31-32页
        3.2.2 审判中心主义的偏离第32页
        3.2.3 检警机关配合不足第32-33页
        3.2.4 侦查权缺少制约而单一化第33-34页
        3.2.5 证明标准模糊第34-35页
第4章 完善我国补充侦查制度的对策第35-41页
    4.1 明确适用法律真实之价值,转变认知思维第35-36页
    4.2 形成审判中心主义理念第36-37页
    4.3 形成检警高度合作机制第37-38页
    4.4 初步构建双轨制侦查模式,实现权利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第38-39页
    4.5 明确三机关职责权限第39-41页
        4.5.1 对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作出明确规定第39-40页
        4.5.2 取消法庭审理阶段补充侦查第40页
        4.5.3 小结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重构--以“权利的一般性与程序的特殊性”为视角
下一篇: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