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位功能分区及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沥青路面典型功能分区第10-12页
        1.2.2 国内外路面结构层的功能要求第12-14页
        1.2.3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2.4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沥青面层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第16-35页
    2.1 沥青路面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第16-23页
        2.1.1 路面结构计算图式与参数第16-17页
        2.1.2 BISAR3.0 程序介绍第17-19页
        2.1.3 层间接触状态以及力学指标第19-23页
    2.2 沥青面层内部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第23-26页
        2.2.1 基面层间为完全连续状态第23页
        2.2.2 基面层间为完全光滑状态第23-24页
        2.2.3 基面层间为部分连续状态第24-26页
        2.2.4 沥青面层正应力分布规律第26页
    2.3 沥青面层内部剪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第26-28页
        2.3.1 基面层间为完全连续状态第26-27页
        2.3.2 基面层间为完全光滑状态第27页
        2.3.3 基面层间为部分连续状态第27-28页
        2.3.4 沥青路面剪应力分布规律第28页
    2.4 沥青面层内部低温收缩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第28-34页
        2.4.1 沥青面层低温收缩应力的计算理论第28-30页
        2.4.2 沥青面层低温收缩应力第30-31页
        2.4.3 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有效温度预估第31-32页
        2.4.4 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低温收缩应力分析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功能分析第35-47页
    3.1 抗疲劳开裂功能区分析第36-39页
        3.1.1 面层厚度对抗疲劳功能区的影响分析第36-37页
        3.1.2 面层模量对抗疲劳功能区的影响分析第37-38页
        3.1.3 轴载对抗疲劳功能区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3.2 抗车辙功能区分析第39-41页
        3.2.1 面层厚度对抗车辙功能区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3.2.2 面层模量对抗车辙功能区的影响分析第40-41页
        3.2.3 轴载对抗车辙功能区的影响分析第41页
    3.3 抗低温缩裂功能区分析第41-42页
    3.4 表面功能区分析第42-44页
        3.4.1 路表面平整度第42-43页
        3.4.2 路表面抗滑性能第43-44页
    3.5 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层位功能分区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第47-72页
    4.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分析第47-61页
        4.1.1 基面层间为完全滑动状态时的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分析第48-53页
        4.1.2 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分析第53-61页
    4.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合理层厚研究第61-70页
        4.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研究第61-65页
        4.2.2 合理层厚的推荐方案第65-67页
        4.2.3 22cm 沥青面层的组合方案第67-70页
    4.3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津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第72-79页
    5.1 工程概况第72-73页
    5.2 冷再生技术在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第73-75页
        5.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第73-74页
        5.2.2 冷再生层的应用层位第74-75页
    5.3 津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第75-78页
        5.3.1 路面结构方案拟定第75-76页
        5.3.2 路面结构方案比选第76-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第79-81页
    1、结论第79-80页
    2、研究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共交通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方式转移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