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物权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相关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物权行为独立立法例下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第9-11页
    第一节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定义第9页
    第二节 上位、同位、下位概念的辨析第9-10页
        一、上位概念——法律行为第9页
        二、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第9-10页
    第三节 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二分的必要性第10-11页
第二章 物权变动模式及主要立法例第11-22页
    第一节 物权变动及其两大原则第11页
    第二节 因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中的要素第11-13页
        一、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第11-12页
        二、有因与无因第12-13页
        三、有因或无因的选择第13页
    第三节 现今主要物权变动模式立法例第13-22页
        一、债权意思主义(合一主义)第14-15页
        二、物权形式主义且物权行为无因第15-18页
        三、物权形式主义且物权行为有因第18-22页
第三章 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立法及理论第22-28页
    第一节 物权法中关于物权变动的相关规定第22-23页
        一、立法概况第22页
        二、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第22页
        三、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第22-23页
    第二节 对债权形式主义的存疑第23-28页
        一、对于法律行为理论的违背第23-24页
        二、对于现行法律体系的违背第24页
        三、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到底是债权意思还是物权意思?第24-26页
        四、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时产生的问题第26-28页
第四章 无权处分相关问题第28-37页
    第一节 各国、地区无权处分立法概要第28-29页
    第二节 我国无权处分问题的由来第29页
    第三节 什么是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处分”、“处分行为”与“无权处分”?第29-31页
        一、“处分”一词在我国民法中的适用第29-30页
        二、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处分行为”第30-31页
    第四节 无处分权人签订的以物权变更为内容的债权合同效力问题第31-37页
        一、债权意思主义下的“效力未定说”第31-32页
        二、“债权形式主义”下的“合同有效说”第32-33页
        三、对上述两说的评价和比较第33-37页
第五章 无权处分问题困境的解决第37-44页
    第一节 困境的根源第37页
    第二节 困境的解决——物权行为独立第37-38页
    第三节 对物权行为独立与不独立两种立法例的比较第38-44页
        一、实际经济生活的需要第38-39页
        二、从交易成本、防险成本的角度进行对比第39-40页
        三、从与善意取得制度衔接的角度进行对比第40-44页
结论第44-45页
注释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研究
下一篇:数字移相全桥软开关DC-DC变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