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6Al-4V辉光离子渗钼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1.1 钛及钛合金 | 第12-19页 |
1.1.1 钛及钛合金简介 | 第12-14页 |
1.1.2 钛合金的分类 | 第14-16页 |
1.1.3 钛合金的主要性能 | 第16-18页 |
1.1.4 Ti-6Al-4V 介绍 | 第18-19页 |
1.2 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 | 第19-26页 |
1.2.1 热喷涂及涂层技术 | 第19-20页 |
1.2.2 微弧氧化技术 | 第20-21页 |
1.2.3 激光表面处理 | 第21页 |
1.2.4 表面氧化处理与电镀 | 第21-22页 |
1.2.5 离子注入与离子束增强沉积 | 第22-23页 |
1.2.6 激光熔覆与激光淬火 | 第23-24页 |
1.2.7 渗氮与喷丸处理 | 第24页 |
1.2.8 液相沉积 | 第24-25页 |
1.2.9 表面合金化 | 第25-26页 |
1.3 钛及钛合金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 | 第26-31页 |
1.3.1 航空航天领域 | 第27-28页 |
1.3.2 船舶汽车工业 | 第28-29页 |
1.3.3 造纸食品工业 | 第29-30页 |
1.3.4 能源化工 | 第30页 |
1.3.5 医学及体育用品 | 第30-31页 |
1.4 课题提出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31-32页 |
1.4.2 可行性分析 | 第32-33页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材料及方法 | 第34-39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34-37页 |
2.1.1 小型离子渗金属炉 | 第34-35页 |
2.1.2 辅助阴极 | 第35页 |
2.1.3 测温装置 | 第35页 |
2.1.4 流量控制 | 第35-36页 |
2.1.5 摩擦磨损设备 | 第36页 |
2.1.6 检测设备 | 第36-37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2.3.1 渗具及源极放置 | 第37页 |
2.3.2 辉光离子渗钼操作过程 | 第37-38页 |
2.3.3 摩擦磨损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辉光离子渗钼工艺优化 | 第39-46页 |
3.1 工艺参数选择 | 第39-45页 |
3.1.1 加热温度对渗层的影响 | 第39-43页 |
3.1.2 保温时间对渗层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渗钼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 | 第46-53页 |
4.1 渗钼涂层的成分与形貌 | 第46-50页 |
4.1.1 渗钼涂层的表面形貌与成分分析 | 第46-48页 |
4.1.2 渗钼涂层的截面形貌与成分分析 | 第48-50页 |
4.2 渗钼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4.3 渗钼涂层的显微硬度测试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改性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53-72页 |
5.1 摩擦磨损理论简介 | 第53-61页 |
5.1.1 摩擦 | 第53-57页 |
5.1.2 磨损 | 第57-60页 |
5.1.3 摩擦磨损 | 第60-61页 |
5.2 摩擦磨损性能评价 | 第61-63页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5.3.1 摩擦系数的测定 | 第64-66页 |
5.3.2 磨损量的测定 | 第66-69页 |
5.3.3 磨损形貌对比 | 第69-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