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脉冲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0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18页
    1.2 辐射源个体识别问题研究现状第18-24页
        1.2.1 指纹特征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2 指纹特征机理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3 接收机系统研究现状第23-24页
        1.2.4 分类识别算法研究现状第24页
    1.3 一般系统理论及其模型的研究现状第24-26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6-30页
第二章 辐射源个体识别的内蕴指纹特征第30-67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辐射源个体识别的指纹特征机理分析第31-34页
        2.2.1 基于辐射源个体非理想子系统(或器件)的指纹特征机理分析第31-33页
        2.2.2 信号无意调制的机理分析第33-34页
    2.3 当前辐射源个体识别领域的难点问题第34-36页
        2.3.1 辐射源个体识别机理分析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第34页
        2.3.2 辐射源个体识别工程领域的主要问题第34-36页
        2.3.3 现有信号模型的局限性第36页
    2.4 辐射源个体识别的系统分析方法及内蕴指纹特征第36-54页
        2.4.1 辐射源个体识别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第36-40页
        2.4.2 随机微分几何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第40-48页
        2.4.3 内蕴指纹特征第48-54页
    2.5 外场实验数据测试及仿真实验分析第54-64页
        2.5.1 外场实验数据测试概述第55-56页
        2.5.2 S模式应答机信号的内蕴瞬时参数估计第56-59页
        2.5.3 内蕴瞬时参数可分性分析第59-60页
        2.5.4 内蕴瞬时参数的稳定性分析第60-61页
        2.5.5 基于内蕴瞬时参数的辐射源个体识别实验第61-64页
    2.6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三章 具有有意调制的信号的内蕴指纹特征及其提取方法第67-92页
    3.1 引言第67-69页
    3.2 信号扩散模型与扩散映射的联系第69-71页
    3.3 扩散映射及其在内蕴指纹特征提取中的应用第71-78页
        3.3.1 扩散映射概述第71-72页
        3.3.2 基于扩散映射的内蕴特征提取算法第72-78页
    3.4 有限观测条件分析第78-80页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80-89页
        3.5.1 扩散指纹特征提取及有效性验证第81-84页
        3.5.2 基于扩散指纹特征的辐射源个体识别仿真第84-86页
        3.5.3 连续调制信号扩散指纹特征辐射源个体识别仿真第86-88页
        3.5.4 扩散指纹特征的兼容性实验第88-89页
    3.6 本章小结第89-92页
第四章 多径条件下的信号内蕴指纹特征提取方法第92-127页
    4.1 引言第92-94页
    4.2 多径条件下的观测信号稀疏模型第94-96页
    4.3 变分贝叶斯方法简介第96-99页
    4.4 已知参考信号的多径条件下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第99-106页
        4.4.1 观测信号时延相关矢量模型[109]第99-100页
        4.4.2 基于变分贝叶斯方法的多径条件下信号内蕴指纹特征提取方法第100-105页
        4.4.3 基于变分贝叶斯方法多径信号时延估计的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第105-106页
    4.5 未知参考信号的多径条件下内蕴指纹特征提取方法第106-116页
        4.5.1 多径条件下信号扩散指纹特征提取的一般模型第107-110页
        4.5.2 多径条件下信号扩散指纹特征提取算法第110-116页
    4.6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116-125页
        4.6.1 已知参考信号的多径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仿真实验第116-119页
        4.6.2 未知参考信号条件下的多径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仿真实验第119-123页
        4.6.3 多径连续调制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仿真第123-125页
    4.7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五章 辐射源个体识别中的接收机校准技术研究第127-149页
    5.1 引言第127-128页
    5.2 接收机系统对内蕴指纹特征提取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8-132页
        5.2.1 采样频率因素第128-130页
        5.2.2 接收机个体差异性因素第130-132页
    5.3 针对内蕴特征的接收机系统校正技术第132-141页
        5.3.1 基于共轭梯度算法与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的采样误差校正第132-137页
        5.3.2 接收机不同个体之间系统状态流形差异性校准的思路第137-138页
        5.3.3 基于变分贝叶斯和重要性采样的接收机个体差异性校准算法第138-141页
    5.4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第141-146页
        5.4.1 SCG-IRLS采样校正算法的仿真分析第141-145页
        5.4.2 接收机个体差异性校准算法的仿真分析第145-146页
    5.5 本章小节第146-1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49-153页
致谢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7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70-17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71-172页
附录A 内蕴瞬时参数的估计第172-174页
附录B 扩散映射无穷小生成子的推导第174-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测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及基于网络的系统生物学分析
下一篇:星载大型索网天线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形面误差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