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技术风险及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国内外现状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移动支付技术风险分析 | 第13-32页 |
2.1 移动支付概念与分类 | 第13-15页 |
2.1.1 移动支付分类 | 第13页 |
2.1.2 移动支付应用技术体系架构 | 第13-15页 |
2.2 移动支付技术风险成因 | 第15-19页 |
2.2.1 风险来自于移动支付业务创新 | 第15-17页 |
2.2.2 风险来自于信息技术应用 | 第17-18页 |
2.2.3 风险来自于外部技术支持 | 第18页 |
2.2.4 风险来自于防范意识不足 | 第18-19页 |
2.3 移动支付技术风险现状 | 第19-31页 |
2.3.1 移动终端风险 | 第19-27页 |
2.3.2 网络通信风险 | 第27-28页 |
2.3.3 服务器端 | 第28-30页 |
2.3.4 数据安全风险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移动支付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 第32-52页 |
3.1 移动终端安全风险防范 | 第32-39页 |
3.1.1 客户端软件安全防护 | 第32-34页 |
3.1.2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 | 第34-36页 |
3.1.3 安全单元安全防护 | 第36-39页 |
3.2 网络通信安全风险防范 | 第39-43页 |
3.2.1 传统通信网络安全风险防范 | 第39-41页 |
3.2.2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风险防范 | 第41-43页 |
3.3 服务器端安全风险防范 | 第43-50页 |
3.3.1 主机安全风险防范 | 第43-46页 |
3.3.2 应用安全风险防范 | 第46-49页 |
3.3.3 可信服务安全风险防范 | 第49-50页 |
3.4 数据安全风险防范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移动支付技术风险评估 | 第52-71页 |
4.1 风险评估模型 | 第52-57页 |
4.1.1 风险分析模型 | 第52-53页 |
4.1.2 风险评级模型 | 第53-57页 |
4.2 风险评估实施 | 第57-63页 |
4.2.1 评估准备 | 第58-59页 |
4.2.2 资产识别 | 第59-60页 |
4.2.3 威胁识别 | 第60-61页 |
4.2.4 脆弱性识别 | 第61-62页 |
4.2.5 风险分析 | 第62-63页 |
4.3 移动支付技术检测方法 | 第63-70页 |
4.3.1 客户端软件安全检测 | 第63-65页 |
4.3.2 芯片安全检测 | 第65-67页 |
4.3.3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 | 第67-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移动支付风险评估应用实例 | 第71-81页 |
5.1 系统架构 | 第71-72页 |
5.2 风险评估指标 | 第72-76页 |
5.2.1 指标设计 | 第72-73页 |
5.2.2 权重确定 | 第73-74页 |
5.2.3 风险评估指标评分 | 第74-76页 |
5.3 风险分析结果 | 第76-79页 |
5.4 风险评级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