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行政管理法令论文

行政赔偿程序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行政赔偿程序概述第9-17页
    第一节 行政赔偿程序概述第9-12页
        一、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与特征第9-10页
            (一) 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第9页
            (二) 行政赔偿程序的特征第9-10页
        二、行政赔偿程序的适用范围第10-11页
        三、我国行政赔偿程序发展的主要阶段第11-12页
            (一) 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萌芽阶段第11页
            (二) 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初步确立第11页
            (三) 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发展第11-12页
    第二节 行政赔偿程序的总体框架第12-17页
        一、行政赔偿程序的主要分类第12-13页
        二、行政赔偿不同程序间的联系与区别第13-14页
            (一) 实现行政赔偿请求的程序与行政追偿程序第13页
            (二)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与行政复议法中的赔偿程序第13页
            (三) 行政赔偿的先行处理程序与行政赔偿诉讼第13-14页
            (四) 行政复议法中的行政赔偿程序与行政赔偿诉讼第14页
        三、行政赔偿不同程序间的协调处理原则第14-15页
            (一) 单独提起式的行政赔偿程序与一并提起式的行政赔偿程序间的协调处理原则第14-15页
            (二) 行政复议法中的赔偿程序与行政赔偿诉讼间的协调处理原则第15页
        四、行政赔偿程序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第二章 行政系统内的行政赔偿程序第17-28页
    第一节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第17-22页
        一、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概述第17-18页
            (一)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概念与特征第17页
            (二)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启动的前提第17-18页
            (三)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依据第18页
        二、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主要阶段第18-19页
            (一) 受理阶段第18页
            (二) 审议与决定阶段第18页
            (三) 救济程序的启动阶段第18-19页
        三、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功能及缺陷第19-21页
            (一)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功能第19-20页
            (二)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缺陷第20-21页
        四、完善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建议第21-22页
            (一) 设立行政赔偿委员会统一受理赔偿申请,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第21页
            (二) 在行政先行处理程序中引入行政听证程序,并进行相应的制度体系建设第21-22页
    第二节 行政复议法中的行政赔偿程序第22-28页
        一、行政复议法中行政赔偿程序概述第22-23页
            (一) 行政复议法中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第22页
            (二) 行政复议法中行政赔偿程序的特征第22-23页
        二、行政复议中行政赔偿程序的基本阶段第23-25页
            (一) 行政复议申请程序第23页
            (二) 行政复议受理程序第23页
            (三) 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程序第23-24页
            (四) 对行政复议中行政赔偿程序的监督和救济程序第24-25页
        三、评析行政复议法中的行政赔偿调解程序第25-27页
            (一) 法律法规间的相互冲突第25页
            (二) 行政赔偿纠纷调解的效力存在质疑第25-26页
            (三) 行政复议调解具体程序规定的缺失第26-27页
        四、行政复议法中的赔偿程序与行政赔偿诉讼之间的衔接第27-28页
第三章 司法系统中的行政赔偿程序第28-35页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诉讼概述第28-31页
        一、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第28-29页
            (一) 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第28页
            (二) 行政赔偿诉讼的特征第28-29页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审判对象第29页
        三、行政赔偿诉讼的基本阶段第29-31页
            (一) 案件的起诉第29-30页
            (二) 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的受理第30-31页
            (三) 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的执行和期限第31页
    第二节 行政赔偿诉讼的主要问题研究第31-35页
        一、法律对于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规定不一致第31-32页
        二、行政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第32-33页
            (一) 原被告双方举证责任的分配第32-33页
            (二) 举证不能的后果第33页
        三、对行政赔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评析第33-35页
            (一) 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制度的概述第33-34页
            (二) 对调解协议的救济第34-35页
第四章 行政追偿程序第35-42页
    第一节 行政追偿程序概述第35-37页
        一、行政追偿程序的概念及依据第35-36页
        二、行政追偿程序启动的条件第36页
        三、行政追偿程序的类型第36-37页
        四、行政追偿程序运行的现状第37页
    第二节 我国行政追偿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39页
        一、行政追偿的时效不明第37-38页
        二、行政追偿程序的具体程序规定不明第38页
        三、未对行政追偿程序设置相应的救济制度第38-39页
    第三节 行政追偿程序的完善第39-42页
        一、建立行政追偿的时效制度第39页
        二、完善行政追偿程序中具体程序的规定第39-40页
        三、构建合理的救济制度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注释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后记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研究
下一篇:中国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海“问题馒头”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