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

基于3-D Turbo码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案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中继协作分集技术第8-13页
        1.2.1 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缘由和目的第8-9页
        1.2.2 协作通信系统模型第9-10页
        1.2.3 协作通信的基本策略第10-13页
    1.3 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通信第13-1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第14-17页
第二章 Turbo 码相关原理第17-37页
    2.1 并行级联卷积码第17-22页
        2.1.1 PCCC 编码器第17-19页
        2.1.2 PCCC 译码器第19-20页
        2.1.3 对数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第20-22页
    2.2 串行级联卷积码第22-24页
        2.2.1 SCCC 编码器第22-23页
        2.2.2 SCCC 译码器第23页
        2.2.3 仿真结果和分析第23-24页
    2.3 3-D Turbo 码第24-28页
        2.3.1 3-D Turbo 码的提出第24-26页
        2.3.2 3-D Turbo 码编码方案第26页
        2.3.3 3-D Turbo 码译码方案第26-27页
        2.3.4 性能仿真第27-28页
    2.4 3-D Turbo 码的 EXIT chart 分析第28-35页
        2.4.1 外信息转移图第28-29页
        2.4.2 分量码的转移特征第29-31页
        2.4.3 Monte Carlo 简化算法第31页
        2.4.4 3-D Turbo 码的 EXIT chart 分析第31-33页
        2.4.5 用 EXIT chart 分析 3-D Turbo 码收敛特性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基于分布式 3-D Turbo 码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法第37-43页
    3.1 系统模型第37-38页
    3.2 分布式 3-D Turbo 码第38-40页
    3.3 性能仿真和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多中继分布式 3-D Turbo 编码第43-55页
    4.1 多中继分布式 3-D Turbo 编码的系统模型第43-44页
    4.2 多中继分布式 3-D Turbo 编码方案第44-48页
        4.2.1 源节点编码第44-45页
        4.2.2 中继节点转发第45-47页
        4.2.3 目的节点译码第47-48页
    4.3 多中继 3-D Turbo 编码方案的性能仿真与分析第48-50页
    4.4 选择中继分布式 3-D Turbo 编码传输方案第50-53页
        4.4.1 选择中继分布式 3-D Turbo 编码方案的提出第50页
        4.4.2 选择中继分布式系统与多中继分布式系统的区别第50页
        4.4.3 选择中继的目的节点策略第50-51页
        4.4.4 选择中继 3-D Turbo 编码方案的性能仿真与分析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研究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卡终端设备PC侧辅助工具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研究--以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