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岩溶山区当坝水库工程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概述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当坝水库工程背景及概况 | 第10-11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问题 | 第11-13页 |
第2章 当坝水库水文调查及设计 | 第13-25页 |
2.1 流域概况 | 第13-16页 |
2.2 气象 | 第16页 |
2.3 水文基本资料 | 第16页 |
2.4 径流 | 第16-19页 |
2.5 枯水径流 | 第19-22页 |
2.6 径流成果合理性分析 | 第22页 |
2.7 洪水 | 第22-23页 |
2.8 泥沙 | 第23页 |
2.9 水位流量关系 | 第23页 |
2.10 水面蒸发 | 第23-24页 |
2.1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规划 | 第24页 |
2.12 水质 | 第24-25页 |
第3章 当坝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第25-41页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5页 |
3.2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5-28页 |
3.3 成库条件 | 第28-38页 |
3.3.1 水库汇流面积 | 第28-31页 |
3.3.2 水库渗漏 | 第31-37页 |
3.3.3 库岸稳定 | 第37-38页 |
3.4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8-39页 |
3.5 枢纽区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第39-40页 |
3.6 天然建筑材料 | 第40-41页 |
第4章 当坝水库工程及有关专业设计 | 第41-77页 |
4.1 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 第41-44页 |
4.1.1 工程等别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 第41页 |
4.1.2 洪水标准及抗震设防标准 | 第41-42页 |
4.1.3 设计依据 | 第42-44页 |
4.2 工程选址 | 第44-45页 |
4.3 工程布置方案选择 | 第45-61页 |
4.3.1 坝型选择 | 第46-50页 |
4.3.2 库区防渗方案选择 | 第50页 |
4.3.3 泄洪方案选择 | 第50-59页 |
4.3.4 引洪渠方案选择 | 第59-61页 |
4.3.5 输水方式选择 | 第61页 |
4.4 主要建筑物设计 | 第61-74页 |
4.4.1 挡水建筑物设计 | 第61-65页 |
4.4.2 库区防渗设计 | 第65-66页 |
4.4.3 泄水建筑物设计 | 第66-69页 |
4.4.4 引洪渠设计 | 第69-71页 |
4.4.5 输水建筑物设计 | 第71-74页 |
4.5 安全监测 | 第74-75页 |
4.5.1 安全监测目的 | 第74页 |
4.5.2 监测设计依据及项目 | 第74-75页 |
4.6 其他 | 第75-77页 |
4.6.1 施工总进度 | 第75页 |
4.6.2 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 第75页 |
4.6.3 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 | 第75-76页 |
4.6.4 投资概算 | 第76页 |
4.6.5 经济评价 | 第76-77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