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网交流平台管理探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网络已成为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 第9页 |
1.1.2 校园网交流平台应用中的问题警示 | 第9-10页 |
1.1.3 校园网交流平台研究的意义重大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关于校园网交流平台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校园网交流平台的内涵与媒介 | 第15-1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2 校园网交流平台的媒介分析 | 第15-18页 |
2.2.1 校园 BBS 与校园贴吧 | 第15-16页 |
2.2.2 QQ 与 QQ 群 | 第16页 |
2.2.3 博客与微博 | 第16-17页 |
2.2.4 人人网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中学校园网交流平台的现状及其特征 | 第18-24页 |
3.1 中学校园网交流平台建设与使用的总体状况 | 第18-19页 |
3.2 中学校园网交流平台案例 | 第19-22页 |
3.2.1 校园网交流互动平台 | 第19-20页 |
3.2.2 家校班级 QQ 群 | 第20页 |
3.2.3 QQ 群辅助教学 | 第20-22页 |
3.3 中学校园网交流平台的主要特征 | 第22-24页 |
3.3.1 有限隐匿性 | 第22页 |
3.3.2 有限多元性 | 第22-23页 |
3.3.3 教育引导性 | 第23页 |
3.3.4 成果分享性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校园网交流平台存在的问题暨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4.1.1 被人恶意利用,传播有害信息 | 第24页 |
4.1.2 形成消极群体,引发学生矛盾 | 第24-25页 |
4.1.3 分散学习精力,滋生学生网恋 | 第25页 |
4.1.4 难以监控驾驭,校方管理缺位 | 第25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4.2.1 学生心理因素 | 第25-26页 |
4.2.2 社会因素 | 第26页 |
4.2.3 家庭因素 | 第26-27页 |
4.2.4 学校因素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加强校园网交流平台管理的对策 | 第29-33页 |
5.1 完善校园网交流平台管理的法规制度 | 第29-30页 |
5.2 加强校园网交流平台的运行管理 | 第30-31页 |
5.3 融合家庭社会力量,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