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论文--各种水电站论文--抽水蓄能水电站论文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安全监测及工程处理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地下工程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1-12页
    1.4 本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第12-13页
第2章 工程概况和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第13-25页
    2.1 工程基本情况第13-14页
    2.2 地下厂房洞室系统布置第14-16页
    2.3 工程地质条件第16-24页
        2.3.1 地层岩性第16页
        2.3.2 地质构造第16-19页
        2.3.3 地应力特征第19-20页
        2.3.4 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第20-21页
        2.3.5 厂房系统洞室地质概况第21-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安全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第25-36页
    3.1 监测项目的确定第25页
    3.2 监测仪器位置的确定第25-34页
        3.2.1 地下厂房及主变室第25-31页
        3.2.2 岩锚梁仪器埋设与监测第31-34页
    3.3 观测频次及仪器埋设情况第34-35页
        3.3.1 观测频次的确定第34页
        3.3.2 安全监测仪器埋设情况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安全监测数据分析第36-72页
    4.1 分析方法第36页
    4.2 岩体内部位移监测资料分析第36页
    4.3 岩体内部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基准值选取第36-45页
        4.3.1 岩体内部位移变化的阶段性分析第38-40页
        4.3.2 岩体内部位移的相关性分析第40页
        4.3.3 岩体内部位移分布情况分析第40-42页
        4.3.4 岩体内部位移量特征值分析第42-45页
    4.4 锚杆应力监测资料分析第45-50页
        4.4.1 锚杆应力数据整编及基准值选取第45-46页
        4.4.2 钢筋应力及锚杆应力变化规律分析第46-47页
        4.4.3 锚杆应力与开挖施工关系分析第47-48页
        4.4.4 钢筋应力及锚杆应力特征值分析第48-50页
    4.5 外水压力监测资料分析第50-53页
        4.5.1 外水压力数据整编及基准值选取第50-51页
        4.5.2 地下厂房边墙及顶拱外水压力监测资料分析第51-52页
        4.5.3 高压岔管阻水帷幕段外水压力监测资料分析第52-53页
    4.6 岩锚梁接缝开度及温度监测资料分析第53-61页
        4.6.1 接缝变形数据整编及基准值选取第53-54页
        4.6.2 岩锚梁接缝开度监测资料分析第54-57页
        4.6.3 岩锚梁温度监测资料分析第57-61页
    4.7 混凝土应力应变监测资料分析第61-67页
        4.7.1 混凝土应变数据整编及基准值选取第61-62页
        4.7.2 岩锚梁混凝土应变计监测资料分析第62-63页
        4.7.3 第63-64页
        4.7.4 交通洞与厂房交汇处混凝土应变计监测资料分析第64-67页
    4.8 钢筋应力监测资料分析第67-71页
        4.8.1 钢筋应力数据整编及基准值选取第67页
        4.8.2 第67-68页
        4.8.3 预应力锚索监测资料分析第68-71页
    4.9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地下厂房工程处理措施第72-88页
    5.1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患第72-73页
    5.2 工程处理措施第73-80页
        5.2.1 Fj34 断层破碎带影响区域处理措施第73-76页
        5.2.2 厂房上下游边墙处理措施第76-79页
        5.2.3 岩锚梁缺陷处理措施第79页
        5.2.4 高压岔管阻水帷幕段工程处理措施第79-80页
    5.3 工程措施实施结果第80-84页
        5.3.1 不良地质段(Fj34 断层影响带)第80页
        5.3.2 厂房上下游边墙稳定性第80-81页
        5.3.3 岩锚梁荷载试验第81-84页
    5.4 高压岔管阻水帷幕段第84-87页
    5.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6章 结论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华山湖蓄滞洪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副轴齿轮生产线布局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