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院外游说之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关于游说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游说 | 第17-20页 |
·古代游说的涵义——说服 | 第17页 |
·现代意义的游说——院外游说(Lobbying) | 第17-18页 |
·院外游说的策略和主要方式 | 第18-20页 |
·公共关系 | 第20-21页 |
·公共关系的定义 | 第20-21页 |
·公共关系职业 | 第21页 |
·利益集团 | 第21-23页 |
·利益集团的定义 | 第21-22页 |
·利益集团游说活动的本质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美国院外游说发展概况 | 第25-33页 |
·美国院外游说的现状 | 第25页 |
·美国院外游说的制度基础 | 第25-28页 |
·宪政基础 | 第25-26页 |
·三权分立制度设计 | 第26页 |
·美国国会体制及其立法程序 | 第26-27页 |
·政治行动委员会 | 第27页 |
·有关游说的立法 | 第27-28页 |
·美国院外游说的社会组织基础 | 第28-31页 |
·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国会的游说 | 第29-30页 |
·美国国外利益集团对国会的游说 | 第30页 |
·总统与国会的双向游说 | 第30-31页 |
·美国院外游说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美国国外的利益集团在美游说 | 第33-46页 |
·以色列对美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的中东政策 | 第33-36页 |
·美国犹太游说集团的力量源泉 | 第33-34页 |
·美国犹太游说集团施加政治影响力的方式 | 第34-35页 |
·成功案例——1973 年中东战争 | 第35-36页 |
·日本对美的院外游说与美日贸易摩擦 | 第36-40页 |
·“银弹委员会” ——纵横美国的日本游说团 | 第37-38页 |
·日本对美游说策略 | 第38-39页 |
·日本对美游说的成功案例——“东芝事件” | 第39-40页 |
·台湾对美国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的台湾政策 | 第40-43页 |
·台湾在美国的游说力量 | 第41页 |
·台湾对美游说的策略 | 第41-42页 |
·成功案例—1995 年李登辉访美事件 | 第42-43页 |
·以色列、日本与台湾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 | 第46-61页 |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概述 | 第46-47页 |
·中美关系回顾 | 第46-47页 |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展望 | 第47页 |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 | 第47-50页 |
·美国媒体与中美关系 | 第50-53页 |
·美国媒体概况 | 第50-51页 |
·美国媒体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53-58页 |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现状 | 第53-54页 |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的进展 | 第54-56页 |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存在的问题 | 第56-58页 |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应有的策略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6 案例分析 | 第61-67页 |
·中美轮胎特保案案例简介 | 第61-63页 |
·案例分析 | 第63-66页 |
·游说目标 | 第63-64页 |
·游说对象 | 第64页 |
·游说组织 | 第64页 |
·游说战略 | 第64页 |
·游说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7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