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证合法性的证明标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0.3 创新之处 | 第9-11页 |
1 我国取证合法性的证明标准的现状与不足 | 第11-17页 |
1.1 我国取证合法性证明标准的立法现状 | 第11-12页 |
1.1.1 言词证据 | 第11-12页 |
1.1.2 实物证据 | 第12页 |
1.2 现行取证合法性证明标准的问题与不足 | 第12-17页 |
1.2.1 取证合法性证明标准的立法规范尚不完善 | 第13页 |
1.2.2 物证、书证收集合法性的证明标准畸高 | 第13-14页 |
1.2.3 “情况说明”取代控辩博弈 | 第14-15页 |
1.2.4 法官拥有较大自由裁量权 | 第15-17页 |
2 域外典型国家取证合法性证明标准的考察与分析 | 第17-26页 |
2.1 美国 | 第17-18页 |
2.2 英国 | 第18-20页 |
2.3 德国 | 第20-21页 |
2.4 日本 | 第21-22页 |
2.5 俄罗斯 | 第22-23页 |
2.6 分析与比较 | 第23-26页 |
2.6.1 取证合法性的证明标准之比较 | 第23-24页 |
2.6.2 非法证据排除的适用程序之比较 | 第24-26页 |
3 确立我国取证合法性证明标准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 第26-29页 |
3.1 重刑主义的法律传统 | 第26页 |
3.2 职权主义为主导的刑事诉讼结构 | 第26-27页 |
3.3 证据收集合法性的庭审调查 | 第27-29页 |
4 我国取证合法性的证明标准的新构想 | 第29-34页 |
4.1 完善取证合法性证明标准的立法规范 | 第29-31页 |
4.2 规范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 | 第31-32页 |
4.3 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