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1.2.3 文献评论 | 第21-2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 文章的创新和不足 | 第23-24页 |
第2章 城市基础设施和融资方式 | 第24-30页 |
2.1 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及特点 | 第24-26页 |
2.1.1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分类 | 第24-25页 |
2.1.2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 第25-26页 |
2.2 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 | 第26-30页 |
2.2.1 税收融资 | 第26-27页 |
2.2.2 债务融资 | 第27页 |
2.2.3 收费融资 | 第27-28页 |
2.2.4 项目融资 | 第28-30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提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率优势机制 | 第30-38页 |
3.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 | 第30-31页 |
3.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机制 | 第31-32页 |
3.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激励机制 | 第32-35页 |
3.3.1 土地与城市基础设施捆绑开发的模式 | 第32-33页 |
3.3.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激励机制 | 第33-35页 |
3.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效提供城市基础设施 | 第35-38页 |
3.4.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解决了公共品有效提供的两大问题 | 第35页 |
3.4.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 | 第35-38页 |
第4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 | 第38-43页 |
4.1 财政风险 | 第38-39页 |
4.1.1 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过度举债的风险 | 第38-39页 |
4.1.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道德风险 | 第39页 |
4.2 金融风险 | 第39-41页 |
4.3 社会风险 | 第41-43页 |
第5章 案例研究—基于XX市投融资平台的调查研究 | 第43-48页 |
5.1 四大投融资平台运营效率分析 | 第43-45页 |
5.1.1 四大投融资平台运营效率分析 | 第43-44页 |
5.1.2 案例:西城集团西客片区利用土地的融资 | 第44-45页 |
5.2 XX市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6.1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1.1 硬化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的预算约束 | 第48-49页 |
6.1.2 加强土地宏观调控 | 第49-50页 |
6.1.3 矫正投融资平台模式下的社会风险 | 第50-51页 |
6.2 探索发行地方公债 | 第51-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