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第一章 山东省花生和生姜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 第12-18页 |
1. 花生白绢病 | 第12-13页 |
1.1 病原菌特性 | 第12页 |
1.2 花生白绢病危害症状 | 第12页 |
1.3 花生白绢病的防治 | 第12-13页 |
2. 花生根腐病 | 第13-14页 |
2.1 病原菌特性及危害症状 | 第13页 |
2.2 花生根腐病的防治 | 第13-14页 |
3. 花生茎腐病 | 第14-15页 |
3.1 病原物特性及病害症状 | 第14页 |
3.2 花生基腐病的防治 | 第14-15页 |
4. 生姜茎基腐病 | 第15-16页 |
4.1 病原物特性及病害症状 | 第15页 |
4.2 防治方法 | 第15-16页 |
5. 姜瘟病 | 第16-18页 |
5.1 病原物特性及病害症状 | 第16页 |
5.2 防治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第18-25页 |
1 生防制剂芽孢杆菌的研发概况 | 第18-21页 |
1.1 芽孢杆菌在国外的研发及应用状况 | 第18-19页 |
1.2 芽孢杆菌在国内的研发及应用状况 | 第19-21页 |
2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作用机理 | 第21-23页 |
2.1 竞争作用 | 第21页 |
2.2 拮抗作用 | 第21-22页 |
2.3 溶菌作用 | 第22-23页 |
3 芽孢杆菌生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23-25页 |
3.1 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2 对策 | 第24-25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25-64页 |
第一章 生姜和花生病原物的分离鉴定与抑菌生防菌株的筛选 | 第26-3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2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2.1 病害样品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 第30-33页 |
2.2 病原真菌的平板拮抗实验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二章 芽孢杆菌菌剂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 | 第36-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1.1 试验地概况 | 第37页 |
1.2 病害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38-39页 |
1.4 调查方法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2.1 药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2.2 药剂处理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 | 第41-42页 |
2.3 药剂处理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 第42-44页 |
2.4 药剂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8页 |
第三章 芽孢杆菌药剂灌墩和浸种两种施用方法对生姜茎基腐病的生物防治 | 第48-6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9-53页 |
1.1 试验地概况 | 第49页 |
1.2 病害基本情况 | 第49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49-51页 |
1.4 施药方法 | 第51-52页 |
1.5 调查方法 | 第52-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2.1 药剂处理对生姜出苗率的影响 | 第53页 |
2.2 药剂处理对生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 第53-57页 |
2.3 药剂处理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 第57-60页 |
3 讨论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