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电工论文--矿山机械的电力装备与自动化论文

煤矿主提升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煤矿带式输送机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带式输送机控制技术发展方向第11页
    1.3 煤矿主提升带式输送机简介第11-12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驱动系统分析及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第13-32页
    2.1 带式输送机整体结构第13-14页
        2.1.1 带式输送机的构成第13-14页
        2.1.2 参数计算第14页
    2.2 驱动滚筒驱受力配比分析第14-17页
    2.3 带式输送机力学分析及电机选型第17-21页
        2.3.1 带式输送机受力分析第17-18页
        2.3.2 主斜井输送带安全系数的计算第18页
        2.3.3 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制动力矩计算第18-21页
        2.3.4 电机数量及型号选择第21页
    2.4 驱动方式选择第21-26页
        2.4.1 常用驱动方式比较第21-22页
        2.4.2 驱动装置选择第22-24页
        2.4.3 拉紧装置选型第24页
        2.4.4 输送带的选型第24-25页
        2.4.5 驱动系统设计第25-26页
    2.5 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分析第26-29页
        2.5.1 力矩平衡控制策略第26-27页
        2.5.2 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第27-28页
        2.5.3 功率平衡的实现方式第28-29页
    2.6 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第29-31页
        2.6.1 总体设计思路第29页
        2.6.2 主提升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第29-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32-42页
    3.1 PLC控制系统设计第32-39页
        3.1.1 PLC控制系统主站设计第33-36页
        3.1.2 机头温度分站设计第36-37页
        3.1.3 机尾分站设计第37页
        3.1.4 操作柜及监控后台第37-38页
        3.1.5 PLC控制器及扩展模块的选型第38-39页
    3.2 综合保护系统设计第39-41页
        3.2.1 综合保护系统的构成及功能第39-41页
        3.2.2 综合保护系统的选型第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42-52页
    4.1 变频驱动系统启动控制第42-43页
    4.2 电机转矩同步控制原理第43-44页
    4.3 变频控制系统功率平衡控制第44-46页
        4.3.1 输送机启动时功率平衡控制第44-45页
        4.3.2 运行过程中功率平衡控制第45-46页
    4.4 带式输送机启停控制第46-49页
        4.4.1 工作方式第46-47页
        4.4.2 带式输送机的启动运行第47页
        4.4.3 皮带输送机的停车方式第47-49页
    4.5 组态软件设计第49-51页
        4.5.1 组态软件的功能第49-50页
        4.5.2 组态软件的功能模块第50-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 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调试第52-62页
    5.1 带式输送机的调试第52-53页
        5.1.1 启停控制测试第52页
        5.1.2 保护系统测试第52-53页
    5.2 带式输送机试运行情况第53-57页
        5.2.1 电机运行情况第53-55页
        5.2.2 减速器、变频器的故障情况第55-56页
        5.2.3 保护系统运行情况第56页
        5.2.4 皮带运量第56-57页
        5.2.5 皮带维护情况第57页
    5.3 上位机界面的调试第57-61页
        5.3.1 上位机主界面的调试第57-58页
        5.3.2 保护界面的调试第58页
        5.3.3 参数显示界面的调试第58-60页
        5.3.4 检修界面的调试第60页
        5.3.5 故障记录的调试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2-63页
    6.1 结论第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柳家庄矿底板破坏深度测试及带压开采安全性研究
下一篇:A公司收购T公司股权项目的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