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二硫化钴与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锂电池的基本原理第11页
        1.1.2 锂电池负极材料概述第11-12页
    1.2 负极材料的研究发展第12-23页
        1.2.1 负极材料通过改进微观结构来提高性能的进展第13-16页
        1.2.2 负极材料通过与其它物质复合来提高性能的进展第16-23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3-28页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3-24页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4-25页
        2.2.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4页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4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4页
        2.2.4 热重分析第24-25页
        2.2.5 拉曼光谱第25页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5页
        2.2.7 导电性分析第25页
    2.3 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第25-26页
        2.3.1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5-26页
        2.3.2 循环伏安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第26页
    2.4 锂电池的封装第26页
    2.5 氧化石墨的制备第26-28页
第三章 二硫化钴/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28-42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二硫化钴粉末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8-32页
        3.2.1 二硫化钴粉末负极材料的制备第28页
        3.2.2 二硫化钴粉末负极材料的结构及形貌第28-29页
        3.2.3 二硫化钴粉末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29-32页
    3.3 二硫化钴/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32-36页
        3.3.1 二硫化钴/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制备第32页
        3.3.2 二硫化钴/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第32-36页
    3.4 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36-41页
        3.4.1 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制备第36-37页
        3.4.2 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第37-38页
        3.4.3 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粉末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38-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三维二硫化钴/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42-59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三维二硫化钴/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42-51页
        4.2.1 三维二硫化钴/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制备第42-43页
        4.2.2 三维二硫化钴/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结构及形貌第43-46页
        4.2.3 三维二硫化钴/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6-50页
        4.2.4 不同石墨烯含量对三维二硫化钴/石墨烯负极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4.3 三维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51-57页
        4.3.1 三维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制备第52页
        4.3.2 三维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第52-53页
        4.3.3 三维二硫化钴/碳纳米管/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3-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二硫化钴/石墨烯泡沫自支撑负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59-68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二硫化钴/石墨烯泡沫自支撑负极的制备第59-61页
    5.3 二硫化钴/石墨烯泡沫自支撑负极的结构及形貌第61-62页
    5.4 二硫化钴/石墨烯泡沫自支撑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2-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压电驱动纳米定位平台的自抗扰运动控制
下一篇:高性能硅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