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 第14-23页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1.1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 | 第14-17页 |
1.1.2 西方生态经济思想 | 第17-18页 |
1.2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18-23页 |
1.2.1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概念 | 第18-19页 |
1.2.2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第19-20页 |
1.2.3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 第20页 |
1.2.4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23-30页 |
2.1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概况及主要成果 | 第23-27页 |
2.1.1 清洁生产的推行 | 第23页 |
2.1.2 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 | 第23-25页 |
2.1.3 循环型农业的发展 | 第25页 |
2.1.4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第25-27页 |
2.1.5 宣传教育的推广 | 第27页 |
2.2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分析 | 第27-30页 |
2.2.1 经济政策不宽松 | 第27页 |
2.2.2 法律机制不健全 | 第27-28页 |
2.2.3 参与意识不积极 | 第28页 |
2.2.4 自主创新能力低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 第30-35页 |
3.1 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 第30-32页 |
3.1.1 德国的实践经验 | 第30页 |
3.1.2 日本的实践经验 | 第30-31页 |
3.1.3 美国的实践经验 | 第31-32页 |
3.1.4 韩国的实践经验 | 第32页 |
3.2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地区的实践经验 | 第32-34页 |
3.2.1 甘肃的实践经验 | 第32-33页 |
3.2.2 山西的实践经验 | 第33页 |
3.2.3 天津的实践经验 | 第33-34页 |
3.3 国内外经验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5-41页 |
4.1 发挥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 | 第35-36页 |
4.1.1 改革相关税收政策 | 第35-36页 |
4.1.2 推行补贴政策 | 第36页 |
4.1.3 完善排污收费政策 | 第36页 |
4.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第36-37页 |
4.3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 第37-38页 |
4.3.1 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环保理念 | 第37页 |
4.3.2 明确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容 | 第37-38页 |
4.3.3 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程序 | 第38页 |
4.4 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 | 第38-39页 |
4.4.1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 第38页 |
4.4.2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 | 第38-39页 |
4.5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 第39-41页 |
4.5.1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 第39页 |
4.5.2 积极发展清洁制造业 | 第39-40页 |
4.5.3 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