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绪论第9-14页
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论概述第14-23页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第14-18页
        1.1.1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第14-17页
        1.1.2 西方生态经济思想第17-18页
    1.2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第18-23页
        1.2.1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概念第18-19页
        1.2.2 循环经济的“3R”原则第19-20页
        1.2.3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第20页
        1.2.4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第20-23页
第二章 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第23-30页
    2.1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概况及主要成果第23-27页
        2.1.1 清洁生产的推行第23页
        2.1.2 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第23-25页
        2.1.3 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第25页
        2.1.4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第25-27页
        2.1.5 宣传教育的推广第27页
    2.2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分析第27-30页
        2.2.1 经济政策不宽松第27页
        2.2.2 法律机制不健全第27-28页
        2.2.3 参与意识不积极第28页
        2.2.4 自主创新能力低第28-30页
第三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第30-35页
    3.1 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第30-32页
        3.1.1 德国的实践经验第30页
        3.1.2 日本的实践经验第30-31页
        3.1.3 美国的实践经验第31-32页
        3.1.4 韩国的实践经验第32页
    3.2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地区的实践经验第32-34页
        3.2.1 甘肃的实践经验第32-33页
        3.2.2 山西的实践经验第33页
        3.2.3 天津的实践经验第33-34页
    3.3 国内外经验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第34-35页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35-41页
    4.1 发挥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第35-36页
        4.1.1 改革相关税收政策第35-36页
        4.1.2 推行补贴政策第36页
        4.1.3 完善排污收费政策第36页
    4.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第36-37页
    4.3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第37-38页
        4.3.1 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环保理念第37页
        4.3.2 明确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内容第37-38页
        4.3.3 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程序第38页
    4.4 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第38-39页
        4.4.1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第38页
        4.4.2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第38-39页
    4.5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第39-41页
        4.5.1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第39页
        4.5.2 积极发展清洁制造业第39-40页
        4.5.3 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L房地产集团销售岗位绩效指标研究
下一篇:城镇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研究--以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