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四川某砖石古塔隔震加固方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砖石古塔抗震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动力特性测量方法第13-14页
        1.2.2 抗震性能分析第14-15页
    1.3 砖石古塔加固方法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砖石古塔的抗震加固第16-17页
        1.3.2 砖石古塔的纠倾加固第17-18页
        1.3.3 现有加固方法的不足第18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砖石古塔的类型和震害特征第20-30页
    2.1 我国砖石古塔的起源与发展第20-21页
        2.1.1 我国砖石古塔的起源第20页
        2.1.2 我国砖石古塔的发展第20-21页
    2.2 我国砖石古塔的形制类型第21-23页
    2.3 我国砖石古塔的结构特点第23-25页
        2.3.1 地宫第24页
        2.3.2 塔基第24-25页
        2.3.3 塔身第25页
        2.3.4 塔刹第25页
    2.4 砖石古塔的震害特征与破坏机理第25-29页
        2.4.1 塔体倾斜第25-26页
        2.4.2 塔身折断第26-27页
        2.4.3 塔身裂缝第27-28页
        2.4.4 塔檐震损第28页
        2.4.5 塔顶坍塌第28-29页
        2.4.6 塔刹震落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镇国寺白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30-43页
    3.1 镇国寺白塔的概况第30-36页
        3.1.1 镇国寺白塔的几何参数第32-35页
        3.1.2 镇国寺白塔的材料参数第35页
        3.1.3 镇国寺白塔的动力特性参数第35-36页
    3.2 镇国寺白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6-39页
        3.2.1 建立实体模型第36-37页
        3.2.2 输入材料参数第37-38页
        3.2.3 定义单元类型第38页
        3.2.4 划分网格单元第38页
        3.2.5 边界条件第38-39页
    3.3 镇国寺白塔的模态分析第39-40页
    3.4 镇国寺白塔有限元模型的验证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镇国寺白塔的抗震性能分析第43-54页
    4.1 结构阻尼比的确定第43-44页
    4.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第44-47页
        4.2.1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原则第44-45页
        4.2.2 地震动记录的调整第45-47页
    4.3 镇国寺白塔的时程分析第47-52页
        4.3.1 加速度反应分析第47页
        4.3.2 位移反应分析第47-50页
        4.3.3 水平剪力反应分析第50-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镇国寺白塔的隔震加固第54-71页
    5.1 文化遗产建筑的加固保护原则第54-55页
        5.1.1 国外加固保护原则第54-55页
        5.1.2 国内加固保护原则第55页
    5.2 镇国寺白塔的隔震加固方案第55-62页
        5.2.1 砖石古塔隔震加固的难点第55-56页
        5.2.2 基础隔震层的设计第56-62页
    5.3 镇国寺白塔的隔震分析第62-69页
        5.3.1 隔震后的加速度反应第63-64页
        5.3.2 隔震后的位移反应第64-66页
        5.3.3 隔震后的剪力反应第66-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阶段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管的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下一篇:基于粒子滤波的动态变形监测非高斯时间序列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