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汽车结构的静动态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28页 |
2.1 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第16-22页 |
2.1.1 有限元分析的弹性力学基础 | 第16-18页 |
2.1.2 弹性小挠度薄板弯曲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2.1.3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20-22页 |
2.2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27页 |
2.2.1 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时的假设条件 | 第22页 |
2.2.2 车架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22-23页 |
2.2.3 悬架系统的线性简化 | 第23-24页 |
2.2.4 车载质量的处理 | 第24-25页 |
2.2.5 车架网格的划分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车架的静力分析 | 第28-56页 |
3.1 结构强度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3.2 刚度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3.3 车架基本载荷和工况的确定 | 第32-33页 |
3.4 各工况下的车架强度计算 | 第33-50页 |
3.4.1 车架的静强度分析 | 第33-35页 |
3.4.2 车架的动强度分析 | 第35-50页 |
3.5 车架刚度计算 | 第50-55页 |
3.5.1 弯曲刚度计算 | 第50-52页 |
3.5.2 扭转刚度计算 | 第52-55页 |
3.5.3 刚度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车架的模态分析 | 第56-65页 |
4.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56-58页 |
4.2 车架模态计算分析 | 第58-62页 |
4.3 车架动态特性分析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车架结构优化 | 第65-85页 |
5.1 车架后端梁局部结构改进设计 | 第65-70页 |
5.1.1 后端梁支撑板结构改进 | 第65-69页 |
5.1.2 改进结果的总结分析 | 第69-70页 |
5.2 车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 第70-76页 |
5.2.1 OptiStruct结构优化理论及方法介绍 | 第70-72页 |
5.2.2 OptiStruct结构优化的基本流程 | 第72-73页 |
5.2.3 设计目标、设计约束、设计变量的选取 | 第73-74页 |
5.2.4 车架尺寸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74-75页 |
5.2.5 车架尺寸参数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75-76页 |
5.3 优化后车架性能的验证 | 第76-83页 |
5.3.1 车架静强度的验证 | 第76-77页 |
5.3.2 车架动强度的验证 | 第77-80页 |
5.3.3 车架刚度的验证 | 第80-82页 |
5.3.4 车架的模态验证 | 第82-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5-86页 |
6.2 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