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架柔性直流输电杂散电流腐蚀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杂散电流的产生 | 第12-25页 |
2.1 柔性直流输电 | 第12-14页 |
2.1.1 定义及名称 | 第12页 |
2.1.2 与常规直流输电的区别 | 第12页 |
2.1.3 两种拓扑结构 | 第12-13页 |
2.1.4 电缆和架空线 | 第13-14页 |
2.2 主接线和接地方式 | 第14-18页 |
2.2.1 接地极和接地 | 第14-16页 |
2.2.2 主接线方式 | 第16-18页 |
2.3 柔性直流输电故障及杂散电流回路 | 第18-24页 |
2.3.1 概述 | 第18-19页 |
2.3.2 换流站内部故障 | 第19页 |
2.3.3 直流电缆故障 | 第19-20页 |
2.3.4 电缆绝缘失效接地 | 第20-24页 |
2.3.5 研究工况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实海试验平台 | 第25-33页 |
3.1 试验海域 | 第25-26页 |
3.2 试验模型 | 第26-30页 |
3.2.1 恩平24-2导管架大比尺模型 | 第26-28页 |
3.2.2 曹妃甸CEPI导管架大比尺模型 | 第28-30页 |
3.3 电位测量装置 | 第30-32页 |
3.4 保护电位范围、电位正向偏移及电位稳定准则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杂散电流对无阴极保护导管架的影响 | 第33-44页 |
4.1 导管架接地流出杂散电流 | 第33-36页 |
4.2 导管架接地流入杂散电流 | 第36-38页 |
4.3 导管架处于杂散电流回路间 | 第38-40页 |
4.4 导管架处于杂散电流回路外 | 第40-43页 |
4.5 影响分析 | 第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杂散电流对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导管架的影响 | 第44-57页 |
5.1 导管架接地流出杂散电流 | 第44-45页 |
5.2 导管架接地流入杂散电流 | 第45-47页 |
5.3 导管架处于杂散电流回路间 | 第47-49页 |
5.4 导管架处于杂散电流回路外 | 第49-52页 |
5.5 外加电流抑制杂散电流影响 | 第52-56页 |
5.5.1 导管架接地流出杂散电流 | 第52-54页 |
5.5.2 导管架接地流入杂散电流 | 第54-55页 |
5.5.3 导管架处于杂散电流回路内 | 第55-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杂散电流对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导管架的影响 | 第57-72页 |
6.1 导管架接地流出杂散电流 | 第57-64页 |
6.1.1 实海大电流试验 | 第57-60页 |
6.1.2 实验室小电流试验 | 第60-64页 |
6.2 导管架接地流入杂散电流 | 第64-67页 |
6.3 导管架处于杂散电流回路间 | 第67-68页 |
6.4 导管架处于杂散电流回路外 | 第68-7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