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6-17页 |
1.4.1 主要工作 | 第16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1 城镇住房保障 | 第18页 |
2.1.2 城镇保障性住房 | 第18页 |
2.1.3 城镇住房保障水平 | 第18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公平效率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供需均衡理论 | 第19-20页 |
2.2.3 社会保障水平理论 | 第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太原市城镇住房保障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3.1 太原市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 第21-22页 |
3.1.1 太原市自然环境概况 | 第21页 |
3.1.2 太原市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 第21-22页 |
3.2 太原市城镇住房保障发展现状 | 第22-31页 |
3.2.1 太原市城镇住房保障政策演变历程 | 第22-25页 |
3.2.2 太原市住房保障发展现状 | 第25-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太原市城镇住房保障水平驱动力因素分析 | 第32-41页 |
4.1 定性分析 | 第32-35页 |
4.1.1 驱动力因素分析的维度 | 第32页 |
4.1.2 驱动力因素指标的选取 | 第32-34页 |
4.1.3 驱动力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35页 |
4.2 定量分析 | 第35-40页 |
4.2.1 主成分分析 | 第35-38页 |
4.2.2 敏感度分析 | 第38-40页 |
4.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太原市城镇住房保障水平测算分析 | 第41-51页 |
5.1 以需求角度测算太原市城镇住房保障水平 | 第41-48页 |
5.1.1 测算意义 | 第41页 |
5.1.2 测算过程 | 第41-48页 |
5.2 测算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5.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太原市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51-61页 |
6.1 存在的问题 | 第51-56页 |
6.1.1 住房保障需求维度层面 | 第51-53页 |
6.1.2 住房保障供给维度层面 | 第53-55页 |
6.1.3 住房保障社会环境维度层面 | 第55-56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6-60页 |
6.2.1 住房保障需求维度层面 | 第56-58页 |
6.2.2 住房保障供给维度层面 | 第58-59页 |
6.2.3 住房保障环境维度层面 | 第59-60页 |
6.3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1 结论 | 第61-62页 |
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