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前言 | 第12-21页 |
| 1.1 茅苍术概况 | 第12页 |
| 1.2 茅苍术的植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 1.3 茅苍术主要化学物质及主要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 第13-15页 |
| 1.3.1 苍术素 | 第13页 |
| 1.3.2 β-桉叶醇 | 第13-14页 |
| 1.3.3 苍术醇 | 第14页 |
| 1.3.4 苍术酮 | 第14页 |
| 1.3.5 茅苍术多糖 | 第14-15页 |
| 1.4 苍术的主要药理作用 | 第15-17页 |
| 1.4.1 抗炎抑菌作用 | 第15-16页 |
| 1.4.2 对胃肠的作用 | 第16页 |
| 1.4.3 护肾降糖作用 | 第16页 |
| 1.4.4 保肝作用 | 第16-17页 |
| 1.4.5 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 第17页 |
| 1.5 苍术炮制研究 | 第17-18页 |
| 1.5.1 苍术炮制前后化学物质比较 | 第17-18页 |
| 1.5.2 苍术炮制前后药效的比较 | 第18页 |
| 1.6 茅苍术栽培技术的研究 | 第18-20页 |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21页 |
| 2.2 施肥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 2.2.1 施肥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 2.2.2 施肥时期与施肥量 | 第22页 |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2-28页 |
| 2.3.1 茅苍术主要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22-23页 |
| 2.3.2 茅苍术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 2.3.3 茅苍术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3-24页 |
| 2.3.4 茅苍术不同部位苍术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26页 |
| 2.3.5 化学指纹图谱 | 第26-28页 |
| 2.3.6 茅苍术N、K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 2.3.7 茅苍术产量的测定 | 第28页 |
| 2.4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8页 |
|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0-34页 |
| 3.2.1 茅苍术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30-33页 |
| 3.2.2 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 第33页 |
|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页 |
| 3.5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醚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6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不同部位苍术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41页 |
| 3.6.1 苍术素HPLC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36-38页 |
| 3.6.2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不同部位苍术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41页 |
| 3.7 不同施肥处理茅苍术根茎和须根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41-44页 |
| 3.7.1 不同施肥处理茅苍术根茎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41-42页 |
| 3.7.2 不同施肥处理茅苍术须根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42-44页 |
| 3.8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氮钾含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 3.8.1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总含氮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3.8.2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总含钾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3.9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产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 4 讨论 | 第48-53页 |
|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48页 |
|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 4.3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9页 |
| 4.4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醚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4.5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不同部位苍术素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4.6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根茎和须根指纹图谱的影响 | 第51页 |
| 4.7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氮钾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 4.8 不同施肥处理对茅苍术产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 5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