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不同诱导子对酿酒葡萄赤霞珠组培苗白藜芦醇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语表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8页
    1.1 葡萄快速繁殖体系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1.1.1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第9页
        1.1.2 培养基和激素的选择第9-10页
        1.1.3 增殖第10-11页
        1.1.4 生根和移栽第11页
    1.2 白藜芦醇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第11页
        1.2.2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第11-12页
        1.2.3 白藜芦醇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应用状况第12页
        1.2.4 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1.3 诱导子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应用第13-17页
        1.3.1 诱导子的分类第13页
        1.3.2 诱导子调节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机理第13-14页
        1.3.3 诱导子对植物次生代谢合成途径及细胞生理反应的影响第14-15页
        1.3.4 影响诱导子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3.5 真菌诱导子在植物次生代谢物产生上的应用第16-17页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2.1.1 试验地点第18页
        2.1.2 试验材料第18页
        2.1.3 试验材料的采集与培养第18-19页
        2.1.4 灰葡萄孢诱导子的制备第19页
    2.2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2.1 灰葡萄孢诱导子对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第19-20页
        2.2.2 水杨酸对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第20页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0-22页
        2.4.1 真菌诱导子多糖含量测定第20页
        2.4.2 赤霞珠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第20-21页
        2.4.3 酶活性的测定第21-22页
    2.5 数据统计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3-38页
    3.1 赤霞珠葡萄组培苗最适培养条件的研究第23-26页
        3.1.1 不同取材部位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第23页
        3.1.2 不同消毒方法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第23-24页
        3.1.3 不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第24-25页
        3.1.4 不同培养基对组培苗继代培养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第25-26页
        3.1.5 带叶接种对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6页
    3.2 不同诱导子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第26-38页
        3.2.1 不同浓度的灰葡萄孢诱导子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第26-27页
        3.2.2 加入灰葡萄孢诱导子后不同培养时间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3.2.3 灰葡萄孢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3.2.4 灰葡萄孢对赤霞珠组培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29页
        3.2.5 灰葡萄孢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3.2.6 灰葡萄孢对赤霞珠组培苗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2.7 灰葡萄孢对赤霞珠组培苗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1页
        3.2.8 灰葡萄孢诱导子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抗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2.9 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第32页
        3.2.10 加入水杨酸后不同培养时间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3.2.11 水杨酸对赤霞珠组培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第33页
        3.2.12 水杨酸对赤霞珠组培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3.2.13 水杨酸对赤霞珠组培苗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3.2.14 水杨酸对赤霞珠组培苗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3.2.15 水杨酸对赤霞珠组培苗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6页
        3.2.16 水杨酸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抗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6-38页
第四章 讨论第38-43页
    4.1 赤霞珠葡萄组培苗最适培养条件的研究第38页
    4.2 不同诱导子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第38-43页
        4.2.1 灰葡萄孢诱导子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4.2.2 灰葡萄孢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4.2.3 灰葡萄孢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0页
        4.2.4 灰葡萄孢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第40-41页
        4.2.5 水杨酸对赤霞珠葡萄组培苗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第41页
        4.2.6 水杨酸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4.2.7 水杨酸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第五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附图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喷施酵母多糖对酿酒葡萄美乐和霞多丽果实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设施栽培灵武长枣休眠特性与温度管理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