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 调查问卷 | 第14页 |
2. 文献资料调研 | 第14页 |
(五)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六) 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一、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概念及历史沿革 | 第16-23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1. 高等职业教育 | 第16-17页 |
2. 就业及充分就业 | 第17页 |
(二) 我国职业教育历史沿革 | 第17-21页 |
1. 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17-19页 |
2.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3. 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 第20-21页 |
(三)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 | 第21-23页 |
二、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现状调查 | 第23-30页 |
(一)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基本情况 | 第23页 |
(二) 内蒙古自治区现行高职高专就业政策分析 | 第23-24页 |
(三)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过程 | 第24-25页 |
1. 确定调查工作的内容 | 第24页 |
2. 设计调查方案 | 第24-25页 |
(四)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1. 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2. 毕业生就业意向、准备和计划 | 第27-28页 |
3. 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与就业期望 | 第28页 |
4. 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5. 毕业生的就业方法、就业技能和技巧 | 第29页 |
6. 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择业困境 | 第29页 |
7. 对学校和社会就业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 第29-30页 |
三、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一) 就业理念存在偏差 | 第30页 |
1. 就业认知不合理 | 第30页 |
2. 就业期望值过高 | 第30页 |
3. 就业理念落后 | 第30页 |
(二) 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认同度不高 | 第30-31页 |
(三) 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 | 第31-32页 |
四、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一) 影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原因 | 第32页 |
(二) 国家及政府政策影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 第32页 |
(三) 高职高专院校影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1. 专业设置 | 第32-33页 |
2. 办学条件 | 第33页 |
3. 生源质量 | 第33页 |
4. 师资水平 | 第33页 |
5. 就业指导 | 第33-34页 |
(四) 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五、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 第35-46页 |
(一) 政府方面 | 第35-42页 |
1. 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针对此政府提出相应的就业对策 | 第35-39页 |
2. 构建以就业优先为目标的宏观政策体系 | 第39-40页 |
3. 完善就业配套政策 | 第40-41页 |
4. 优化教育机构以增强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 第41-42页 |
5. 加强对就业政策执行的监督 | 第42页 |
6. 加强就业政策评估机制 | 第42页 |
(二) 学生自身方面 | 第42-43页 |
1. 扎实所学专业知识 | 第42页 |
2. 加强实践能力 | 第42-43页 |
3.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 | 第43页 |
(三) 高职院校方面 | 第43-46页 |
1. 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第43页 |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3. 坚持产学合作办学 | 第44页 |
4. 加强就业指导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