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7-22页 |
2.1 细胞、载体与宿主菌 | 第17页 |
2.2 实验用品、酶k义及试剂盒 | 第17页 |
2.3 生化试剂 | 第17页 |
2.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5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8-2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2-34页 |
3.1 细胞培养 | 第22-23页 |
3.1.1 细胞复苏 | 第22页 |
3.1.2 细胞培养 | 第22页 |
3.1.3 细胞冻存 | 第22-23页 |
3.2 质粒构建与鉴定 | 第23-31页 |
3.2.1 获得目的基因 | 第23-27页 |
3.2.2 质粒构建 | 第27页 |
3.2.3 转座 | 第27-28页 |
3.2.4 重组杆状病毒DNA的提取 | 第28页 |
3.2.5 重组杆状病毒DNA的鉴定 | 第28-29页 |
3.2.6 转染 | 第29页 |
3.2.7 Western blot鉴定CLU-His蛋白表达 | 第29-31页 |
3.3 CLU-His蛋白纯化 | 第31页 |
3.4 Aβ_(42)单体荧光标记及寡聚体制备 | 第31-32页 |
3.5 DC-FCCS检测Aβ_(42)寡聚体与CLU-His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行为 | 第32-34页 |
3.5.1 仪器及参数 | 第32-33页 |
3.5.2 激发体积的校正 | 第33-34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4-42页 |
4.1 细胞培养 | 第34页 |
4.2 质粒构建与鉴定 | 第34-37页 |
4.2.1 目的基因的获得 | 第34-35页 |
4.2.2 载体的双酶切鉴定 | 第35-36页 |
4.2.3 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 第36页 |
4.2.4 重组杆状病毒DNA分子的鉴定 | 第36-37页 |
4.3 Western blot鉴定CLU-His蛋白的表达 | 第37-38页 |
4.4 CLU-His蛋白纯化 | 第38-40页 |
4.5 DC-FCCS检测Aβ_(42)寡聚体与CLU-His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 第40-42页 |
5 讨论 | 第42-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5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