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0.1 肺癌的基因治疗 | 第12页 |
0.2 基因治疗载体 | 第12-14页 |
0.3 NOLC1蛋白简介 | 第14页 |
0.4 细胞凋亡 | 第14-15页 |
0.5 本项目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1章 重组NOLC1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 第16-22页 |
1.1 实验方案 | 第16页 |
1.2 材料 | 第16页 |
1.2.1 引物设计 | 第16页 |
1.2.2 载体、细菌菌株 | 第16页 |
1.2.3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1.2.4 溶液配制(见附录A) | 第16页 |
1.2.5 主要仪器及耗材(见附录B) | 第16页 |
1.3 方法 | 第16-20页 |
1.3.1 pENTR/D-TOPO-NOLC1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17-18页 |
1.3.2 重组pAd-CMV-V5-NOLC1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18-20页 |
1.4 结果 | 第20-21页 |
1.4.1 pENTR/D-TOPO-NOLC1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20页 |
1.4.2 重组pAd-CMV-V5-NOLC1质粒的PCR鉴定 | 第20-21页 |
1.5 讨论 | 第21-22页 |
第2章 重组NOLC1腺病毒表达载体的包装及鉴定 | 第22-32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22页 |
2.2 材料 | 第22-23页 |
2.2.1 细胞株、载体、细菌菌株 | 第22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2.3 溶液配制(见附录A) | 第23页 |
2.2.4 主要仪器及耗材(见附录B) | 第23页 |
2.3 方法 | 第23-28页 |
2.3.1 细胞培养 | 第23页 |
2.3.2 腺病毒包装 | 第23-25页 |
2.3.3 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Western blot验证 | 第25-26页 |
2.3.4 重组腺病毒的TCID50测定(组织半数感染量) | 第26页 |
2.3.5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mRNA表达量 | 第26-27页 |
2.3.6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蛋白表达量 | 第27-28页 |
2.4 结果 | 第28-31页 |
2.4.1 腺病毒包装结果 | 第28-29页 |
2.4.2 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Western blot验证 | 第29-30页 |
2.4.3 重组腺病毒滴度TCID50的测定 | 第30页 |
2.4.4 Real-time PCR法检测HEL,A549细胞中mRNA表达量 | 第30页 |
2.4.5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L,A549细胞中蛋白表达量 | 第30-31页 |
2.5 讨论 | 第31-32页 |
第3章 NOLC1过表达及干扰表达对HEL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第32-47页 |
3.1 实验方案 | 第32页 |
3.2 材料 | 第32-33页 |
3.2.1 细胞株、载体、细菌菌株 | 第32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3.2.3 溶液配制(见附录A) | 第33页 |
3.2.4 主要仪器及耗材(见附录B) | 第33页 |
3.3 方法 | 第33-37页 |
3.3.1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第33页 |
3.3.2 Annexin V-APC/PI双染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 | 第33-34页 |
3.3.3 线粒体膜电位(JC-1)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34-35页 |
3.3.4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凋亡因子mRNA表达量的变化 | 第35-37页 |
3.4 结果 | 第37-44页 |
3.4.1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第37-38页 |
3.4.2 Annexin V-AP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38-40页 |
3.4.3 线粒体膜电位(JC-1)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40-42页 |
3.4.4 NOLC1过表达对两种细胞凋亡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 讨论 | 第44-47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4.1 结论 | 第47页 |
4.2 展望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A 主要仪器与耗材一览表 | 第53-55页 |
附录B 主要仪器与耗材一览表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