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绿叶菜类论文--莴苣(生菜)论文

采收前连续LED光照调控生菜硝酸盐代谢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8-20页
第一章 引言第20-39页
    1.1 蔬菜硝酸盐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20-24页
        1.1.1 硝酸盐含量在蔬菜种类间的差异第20-21页
        1.1.2 蔬菜硝酸盐过量积累对人体的危害第21页
        1.1.3 蔬菜硝酸盐污染及其分级评价标准第21-23页
        1.1.4 我国部分城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第23-24页
    1.2 硝酸盐在蔬菜内过量积累的原因第24-27页
        1.2.1 不合理施肥第24-25页
        1.2.2 光照不足第25-26页
        1.2.3 极端温度变化第26页
        1.2.4 水分条件失衡第26页
        1.2.5 不合理采收第26-27页
    1.3 调控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途径第27-28页
        1.3.1 品种选育第27页
        1.3.2 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第27-28页
        1.3.3 采后合理的储存与加工方式第28页
    1.4 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分布、同化和再利用第28-31页
        1.4.1 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转运第28页
        1.4.2 硝酸盐在植物体的分布第28-29页
        1.4.3 硝酸盐在植物体的同化及再利用第29-31页
    1.5 光环境对蔬菜体内碳氮分配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第31-34页
        1.5.1 植物体内碳分配假说第31页
        1.5.2 光环境对植物碳分配的主导作用第31页
        1.5.3 植物体内氮分配规律第31-32页
        1.5.4 植物体内碳氮分配的交互关系第32页
        1.5.5 植物体内碳氮同化与光照条件的关系第32-34页
    1.6 连续光照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4-36页
        1.6.1 连续光照定义及连续光照研究的意义第34页
        1.6.2 连续光照对植物光合的影响第34-35页
        1.6.3 连续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5-36页
    1.7 LED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的优势第36页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6-39页
        1.8.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6-37页
        1.8.2 主要研究内容第37-38页
        1.8.3 技术路线第38-39页
第二章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硝酸盐和内源物质代谢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第39-5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2.1.1 供试品种第39-40页
        2.1.2 试剂及仪器第40页
    2.2 试验方法第40-43页
        2.2.1 试验材料的准备与取样第40-42页
        2.2.2 测定目标与方法第42-43页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3页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2.3.1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2.3.2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多酚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4-46页
        2.3.3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荧光特性的影响第46-47页
        2.3.4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地上部鲜重的影响第47-48页
    2.4 讨论第48-50页
        2.4.1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2.4.2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叶绿素及多酚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2.4.3 连续光照下光照强度对生菜荧光特性的影响第50页
    2.5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硝酸盐和内源物质代谢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第51-6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3.1.1 供试品种第51-52页
        3.1.2 试剂与仪器第52页
    3.2 试验方法第52-55页
        3.2.1 试验材料的准备与取样第52-54页
        3.2.2 测定目标与方法第54-55页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5页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3.3.1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生长的影响第55-57页
        3.3.2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57页
        3.3.3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植物化学物质的影响第57-58页
        3.3.4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MDA含量的影响第58-60页
        3.3.5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第60-61页
    3.4 讨论第61-63页
        3.4.1 不同光质连续光照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61-62页
        3.4.2 不同光质连续光照对生菜生长的影响第62页
        3.4.3 不同光质连续光照对生菜光合系统响应的影响第62-63页
        3.4.4 不同光质连续光照下光合与硝酸盐代谢的关系第63页
    3.5 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氮代谢关键酶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64-8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5页
        4.1.1 供试品种第65页
        4.1.2 试剂与仪器第65页
    4.2 试验方法第65-70页
        4.2.1 试验材料准备与取样第65-67页
        4.2.2 测定目标与方法第67-69页
        4.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9-70页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0-77页
        4.3.1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70页
        4.3.2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C和N含量的影响第70-72页
        4.3.3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NR活性的影响第72-73页
        4.3.4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Ni R活性的影响第73-74页
        4.3.5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Gs活性的影响第74页
        4.3.6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SOD活性的影响第74-75页
        4.3.7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POD活性的影响第75-76页
        4.3.8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CAT活性的影响第76页
        4.3.9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MDA活性的影响第76-77页
    4.4 讨论第77-78页
        4.4.1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C、N含量的影响第77页
        4.4.2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硝酸盐吸收利用的影响第77-78页
        4.4.3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第78页
    4.5 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光能吸收与分配及物质代谢相关性分析第80-94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0页
        5.1.1 供试品种第80页
        5.1.2 试剂与仪器第80页
    5.2 试验方法第80-82页
        5.2.1 试验材料准备与取样第80-81页
        5.2.2 测定目标与方法第81-82页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82页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2-92页
        5.3.1 连续光照下生菜叶片Ru BP羧化速率CO2分压及暗呼吸速率测定第82-83页
        5.3.2 24 h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硝酸盐及植物化学物质的影响第83-84页
        5.3.3 24 h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第84-85页
        5.3.4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Pn的影响第85页
        5.3.5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Ci及Ls的影响第85页
        5.3.6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gm的影响第85-87页
        5.3.7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光能吸收速率的影响第87-89页
        5.3.8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叶片光合电子流分配的影响第89-91页
        5.3.9 连续光照下光合能量与物质代谢相关性分析第91-92页
    5.4 讨论第92-93页
        5.4.1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光合性能的影响第92-93页
        5.4.2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光能吸收及利用的影响第93页
        5.4.3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光合电子流分配的影响第93页
    5.5 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生菜NR和Ni R基因及光合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94-106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94页
        6.1.1 供试品种第94页
        6.1.2 试剂与仪器第94页
    6.2 试验方法第94-98页
        6.2.1 试验材料准备与取样第94-95页
        6.2.2 测定目标与方法第95-98页
        6.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98页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8-104页
        6.3.1 样品RNA提取质量检测第98页
        6.3.2 目的基因及内参基因引物特异性扩增第98-100页
        6.3.3 NR及Ni R基因表达分析第100-101页
        6.3.4 光合系统II反应中心蛋白基因表达分析第101-102页
        6.3.5 Rubisco大小亚基基因表达分析第102-104页
    6.4 讨论第104页
        6.4.1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NR及Ni R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04页
        6.4.2 连续光照下光质对PSII反应中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04页
    6.5 小结第104-106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106-107页
    7.1 全文结论第106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06页
    7.3 研究展望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0页
附录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作者简历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REK1通道阻滞剂筛选及其抗抑郁机制的探讨
下一篇:“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