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33页 |
第1章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初步尝试(1961年——1980年) | 第33-53页 |
1.1 公共教育券计划初步尝试的背景 | 第33-37页 |
1.1.1 政党更迭直接影响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推行 | 第33-34页 |
1.1.2 自由竞争的经济主张蔓延到教育领域 | 第34-35页 |
1.1.3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推动了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旨的教育改革 | 第35-37页 |
1.1.4 学校选择运动日益高涨促进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推行 | 第37页 |
1.2 教育券理论的发展 | 第37-44页 |
1.2.1 教育券理论的思想基础 | 第38-42页 |
1.2.2 教育券理论的提出、修改和完善 | 第42-44页 |
1.3 1961年——1980年公共教育券计划的相关政策法案 | 第44-46页 |
1.4 以失败告终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第46-53页 |
1.4.1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实践基础——“学费计划” | 第46-48页 |
1.4.2 罗契斯特和洛克学区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第48-51页 |
1.4.3 初步尝试期公共教育券计划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第2章 不同模式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成功推行 (1981年——2000年) | 第53-85页 |
2.1 公共教育券计划成功推行的背景 | 第53-59页 |
2.1.1 不同政党对公共教育券计划持不同态度 | 第53-55页 |
2.1.2 经济市场化促进教育市场化改革 | 第55-56页 |
2.1.3 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旨的教育改革 | 第56-58页 |
2.1.4 学校选择运动蓬勃发展 | 第58-59页 |
2.2 1981年—2000年与公共教育券计划相关的文件 | 第59-62页 |
2.2.1 联邦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第59-60页 |
2.2.2 州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第60-62页 |
2.3 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 | 第62-72页 |
2.3.1“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的细节与发展状况 | 第63-66页 |
2.3.2“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发展的阻力 | 第66-67页 |
2.3.3“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的成效 | 第67-71页 |
2.3.4“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第71-72页 |
2.4 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 | 第72-78页 |
2.4.1“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的细节与发展情况 | 第73-75页 |
2.4.2“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发展的阻力 | 第75-76页 |
2.4.3“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的成效 | 第76-78页 |
2.4.4“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第78页 |
2.5 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 | 第78-83页 |
2.5.1“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的细节 | 第79-81页 |
2.5.2“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的发展状况 | 第81页 |
2.5.3“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的成效 | 第81-82页 |
2.5.4“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第82-83页 |
2.6 佛罗里达州麦凯奖学金计划 | 第83页 |
2.7“一州两市”公共教育券计划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 第83-85页 |
第3章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逐步推广(2001年——今) | 第85-103页 |
3.1 公共教育券计划逐步推广的背景 | 第85-89页 |
3.1.1 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影响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发展 | 第85-87页 |
3.1.2 国际国内形势使美国更重视教育质量 | 第87-88页 |
3.1.3 联邦政府的态度影响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推广 | 第88-89页 |
3.2 2001年——今与公共教育券计划相关的文件 | 第89-92页 |
3.2.1 联邦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第89-90页 |
3.2.2 州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第90-92页 |
3.3“一州两市”公共教育券计划的进一步发展 | 第92-98页 |
3.3.1 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 | 第92-95页 |
3.3.2 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 | 第95-96页 |
3.3.3 佛罗里达州公共教育券计划 | 第96-98页 |
3.4 新推行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第98-103页 |
3.4.1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机会奖学金 | 第98-99页 |
3.4.2 科罗拉多州公共教育券计划 | 第99-101页 |
3.4.3 其他地区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第101-103页 |
第4章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影响与价值 | 第103-123页 |
4.1 公共教育券计划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103-117页 |
4.1.1 公共教育券计划推动“自由竞争”理念的传播与实践 | 第103-105页 |
4.1.2 政府通过公共教育券计划赋予家长学校选择的权力 | 第105-108页 |
4.1.3 公共教育券计划试图改革美国的教育制度 | 第108-110页 |
4.1.4 公共教育券计划改变了美国传统的教育经费配置方式 | 第110页 |
4.1.5 公共教育券计划调整了美国的教育改革思路 | 第110-111页 |
4.1.6 颇受争议的公共教育券计划推动了美国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 第111-117页 |
4.2 公共教育券计划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 | 第117-123页 |
4.2.1 我国理论界掀起了教育券研究的热潮 | 第117-119页 |
4.2.2 公共教育券计划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思路 | 第119-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