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发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 1.2.1 联合站工艺仿真 | 第11-12页 |
| 1.2.2 仿真培训系统 | 第12页 |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5页 |
| 第2章 联合站仿真培训系统功能设计 | 第15-20页 |
| 2.1 联合站工艺 | 第15-16页 |
| 2.2 仿真培训系统软硬件架构设计 | 第16-19页 |
| 2.2.1 仿真培训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第16页 |
| 2.2.2 仿真培训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16-1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联合站仿真模型的开发与虚拟装置的实现 | 第20-39页 |
| 3.1 联合站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0-27页 |
| 3.1.1 两相分离器动态模型 | 第20-22页 |
| 3.1.2 沉降罐的动态模型 | 第22-23页 |
| 3.1.3 换热器的动态模型 | 第23-26页 |
| 3.1.4 电脱水器的动态模型 | 第26-27页 |
| 3.2 装置模型仿真 | 第27-29页 |
| 3.2.1 两相分离器 | 第27页 |
| 3.2.2 沉降罐 | 第27-28页 |
| 3.2.3 换热器 | 第28-29页 |
| 3.2.4 电脱水器 | 第29页 |
| 3.3 虚拟装置的实现 | 第29-38页 |
| 3.3.1 虚拟装置的概念 | 第29页 |
| 3.3.2 虚拟装置的开发 | 第29-34页 |
| 3.3.3 虚拟装置的OPC SERVER实现 | 第34-36页 |
| 3.3.4 虚拟装置的运行 | 第36-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仿真培训系统人机界面的开发 | 第39-64页 |
| 4.1 仿真培训系统管理功能开发 | 第39-41页 |
| 4.2 基于IFIX的仿真操作界面开发 | 第41-45页 |
| 4.2.1 系统组态的配置 | 第41-42页 |
| 4.2.2 操作画面的制作 | 第42-45页 |
| 4.3 仿真操作界面的WEB发布 | 第45-50页 |
| 4.3.1 服务端的配置 | 第45-47页 |
| 4.3.2 网关的配置 | 第47-49页 |
| 4.3.3 远程仿真培训系统访问运行 | 第49-50页 |
| 4.4 学员信息管理数据库开发与功能实现 | 第50-57页 |
| 4.4.1 IFIX中操作SQL数据库的方法 | 第50-54页 |
| 4.4.2 学员登录功能的开发 | 第54-55页 |
| 4.4.3 学员信息管理功能的开发 | 第55-57页 |
| 4.5 学员操作记录与操作重现功能的开发 | 第57-60页 |
| 4.6 联合站仿真培训系统的运行 | 第60-63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