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s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初始排污权分配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2.1 区域层面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 | 第11-13页 |
| 1.2.2 企业层面初始排污权分配 | 第13-15页 |
| 1.2.3 行业层面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第2章 理论研究及模型方法 | 第19-28页 |
| 2.1 初始排污权分配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 2.1.1 初始排污权分配概述 | 第19页 |
| 2.1.2 总量控制的提出和发展 | 第19-20页 |
| 2.2 初始排污权分配相关方法 | 第20-25页 |
| 2.2.1 区域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方法 | 第20-24页 |
| 2.2.2 行业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方法 | 第24-25页 |
| 2.3 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的选择 | 第25-28页 |
| 2.3.1 区域层面分配方法 | 第25-27页 |
| 2.3.2 行业层面分配方法 | 第27-28页 |
| 第3章 区域及行业层面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模型构建 | 第28-41页 |
| 3.1 区域层面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模型构建 | 第28-34页 |
| 3.1.1 区域差异性公平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0页 |
| 3.1.2 区域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模型 | 第30-34页 |
| 3.2 行业层面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模型构建 | 第34-38页 |
| 3.2.1 行业差异性公平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6页 |
| 3.2.2 行业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模型 | 第36-38页 |
| 3.3 区域与行业耦合算法 | 第38-41页 |
| 第4章 吉林省化学需氧量总量配额分配实例 | 第41-50页 |
| 4.1 吉林省概况 | 第41-42页 |
| 4.2 区域层面污染物总量配额分配方法应用实例 | 第42-50页 |
| 4.2.1 区域层面配额分配模型分配 | 第43-45页 |
| 4.2.2 区域层面配额分配模型与信息熵法、等比例削减法的分配结果对比 | 第45-47页 |
|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5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结论 | 第50-51页 |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