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1.3.1 喷管内流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火箭尾焰流场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火箭发动机流场数值计算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19-20页 |
2.2 流场模型 | 第20-27页 |
2.2.1 RNG k-湍流模型 | 第21-23页 |
2.2.2 能量方程 | 第23-24页 |
2.2.3 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 | 第24-25页 |
2.2.4 DPM离散相模型 | 第25-27页 |
2.3 吉布斯最小自由能法 | 第27页 |
2.4 凝聚相Al_2O_3颗粒性质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铝粉含量对火箭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 第30-40页 |
3.1 火箭推力基本计算式 | 第30-33页 |
3.2 火箭发动机推力数值计算 | 第33-38页 |
3.2.1 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3.2.2 计算条件 | 第34页 |
3.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4-38页 |
3.3 试验验证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工作条件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40-55页 |
4.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1页 |
4.1.1 流场计算方法 | 第41页 |
4.1.2 计算模型 | 第41页 |
4.2 复燃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41-45页 |
4.2.1 计算条件 | 第42-43页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4.3 飞行速度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1 计算条件 | 第45页 |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5-47页 |
4.4 飞行高度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4.4.1 计算条件 | 第48页 |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4.5 工作压强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4.5.1 计算条件 | 第51-52页 |
4.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推进剂配方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55-75页 |
5.1 双基推进剂配方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55-60页 |
5.1.1 硝化纤维素(NC)含量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55-58页 |
5.1.2 硝化甘油(NG)含量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5.2 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60-66页 |
5.2.1 奥克托金(HMX)含量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61-64页 |
5.2.2 高氯酸铵(AP)含量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5.3 复合推进剂配方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66-73页 |
5.3.1 高氯酸铵(AP)含量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66-69页 |
5.3.2 铝粉(Al)对尾焰温度场特性的影响 | 第69-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