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安全意识与认知涌现的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安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引言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复杂性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安排与创新点 | 第14-17页 |
1.4.1 文章结构 | 第14-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复杂系统模型相关概念 | 第17-27页 |
2.1 复杂系统研究框架 | 第17-20页 |
2.1.1 主体模型框架 | 第17-18页 |
2.1.2 机制框架 | 第18-20页 |
2.2 元胞自动机的相关概念 | 第20-24页 |
2.2.1 初等元胞自动机 | 第21-22页 |
2.2.2 元胞自动机相关特性 | 第22-24页 |
2.3 复杂系统涌现研究体系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群体安全意识涌现 | 第27-42页 |
3.1 安全相对性 | 第27-32页 |
3.1.1 安全意识作用机制 | 第27-28页 |
3.1.2 群体安全意识交互 | 第28-32页 |
3.2 群体安全意识响应涌现 | 第32-38页 |
3.2.1 普通环境下的安全意识 | 第33-35页 |
3.2.2 高危环境下的安全意识 | 第35-37页 |
3.2.3 仿真结果对比 | 第37-38页 |
3.3 群体安全意识扩散仿真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群体安全认知协调涌现 | 第42-53页 |
4.1 员工与安全的内在联系 | 第42-44页 |
4.1.1 安全中的认知失调 | 第42-43页 |
4.1.2 安全认知失调的解决方法 | 第43-44页 |
4.2 群体安全认知模型 | 第44-49页 |
4.2.1 个体安全认知 | 第44-45页 |
4.2.2 群体安全认知 | 第45-46页 |
4.2.3 群体安全认知仿真 | 第46-49页 |
4.3 安全认知失调个体涌现性交互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5.1 群体安全意识涌现仿真的相关结论 | 第53-54页 |
5.2 安全认知协调涌现仿真现象 | 第54-55页 |
5.3 智能安全展望 | 第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