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接触网防冰融冰系统设计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接触网防冰融冰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1 电力高压线覆冰融冰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铁路接触网覆冰融冰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接触网防(融)冰数学模型 | 第14-23页 |
2.1 接触网覆冰特性 | 第14-15页 |
2.1.1 覆冰的形成条件 | 第14页 |
2.1.2 导线捕获气流中水滴的过程及模型 | 第14-15页 |
2.2 接触网导线融冰特性 | 第15-18页 |
2.2.1 接触网导线融冰理论模型 | 第15-18页 |
2.2.2 接触网导线覆(融)冰特征 | 第18页 |
2.3 接触网裸导线温升计算 | 第18-20页 |
2.4 电气化铁路组成介绍 | 第20-21页 |
2.5 牵引网供电方式介绍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接触网交流防(融)冰方案设计 | 第23-33页 |
3.1 接触网交流防(融)冰回路设计 | 第23-26页 |
3.1.1 系统安装于牵引变电所时的融冰回路 | 第24-25页 |
3.1.2 系统安装于分区所时的融冰回路 | 第25-26页 |
3.1.3 系统安装于分区所时的防冰回路 | 第26页 |
3.2 融冰时相关参数计算 | 第26-29页 |
3.3 防(融)冰方案分析 | 第29-32页 |
3.3.1 限流器采用电阻方案 | 第29-31页 |
3.3.2 限流器采用电抗方案 | 第31-32页 |
3.4 防(融)冰系统运行方式分析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接触网直流融冰方案设计 | 第33-48页 |
4.1 直流融冰装置原理 | 第33-34页 |
4.2 直流融冰方案比选 | 第34-43页 |
4.2.1 牵引变电所融冰制式的选择 | 第34-36页 |
4.2.2 分区所上下行短接方案 | 第36-38页 |
4.2.3 接触网上网点选择方案 | 第38-39页 |
4.2.4 直流融冰方案比较 | 第39-43页 |
4.3 直流融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43-46页 |
4.3.1 直流融冰系统总体方案 | 第43-44页 |
4.3.2 直流融冰控制策略 | 第44页 |
4.3.3 直流融冰装置设计 | 第44-46页 |
4.4 直流融冰系统保护配置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交直流融冰方案比较 | 第48-55页 |
5.1 电气化铁路融冰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页 |
5.1.1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短路融冰介绍 | 第48页 |
5.1.2 电气化铁路融冰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页 |
5.2 防(融)冰方案比选 | 第48-54页 |
5.2.1 各方案工程实施性对比 | 第48-49页 |
5.2.2 设备倒切时间对融冰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5.2.3 列车运行情况下接触网防冰分析 | 第50-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接触网交流防(融)冰工程设计 | 第55-61页 |
6.1 防(融)冰工程概况 | 第55-56页 |
6.2 融冰设备主要特性参数 | 第56-58页 |
6.3 融冰试验情况介绍 | 第58-59页 |
6.4 交流防(融)系统保护配置方案 | 第59-6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