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6页 |
1.1 糙海参繁殖周期的研究进展 | 第13-22页 |
1.1.1 两性异形体 | 第13页 |
1.1.2 雌雄数量比例 | 第13页 |
1.1.3 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大小 | 第13-14页 |
1.1.4 性腺的形态学 | 第14-16页 |
1.1.5 繁殖周期 | 第16-21页 |
1.1.6 环境因子对糙海参配子发生的影响 | 第21页 |
1.1.7 繁殖力 | 第21-22页 |
1.1.8 无性繁殖 | 第22页 |
1.2 糙海参繁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2.1 产卵行为 | 第22页 |
1.2.2 成熟配子排放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1.2.3 人工催产 | 第23-24页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糙海参精子的发生及超微形态结构 | 第26-3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2.1.1 材料 | 第26页 |
2.1.2 方法 | 第26-27页 |
2.2 结果 | 第27-32页 |
2.2.1 精原细胞 | 第27页 |
2.2.2 精母细胞 | 第27-28页 |
2.2.3 精细胞分化 | 第28页 |
2.2.4 精子结构 | 第28-32页 |
2.3 讨论 | 第32-35页 |
2.3.1 糙海参与海参纲其他种类精子结构的比较 | 第32-33页 |
2.3.2 胞质细胞器在糙海参精子顶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糙海参卵子发生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 第35-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3.1.1 材料 | 第35页 |
3.1.2 方法 | 第35-36页 |
3.2 结果 | 第36-42页 |
3.2.1 卵子发生 | 第36-37页 |
3.2.2 卵黄发生 | 第37-42页 |
3.3 讨论 | 第42-46页 |
3.3.1 不同细胞器在糙海参卵细胞卵黄发生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3.3.2 糙海参卵细胞中卵黄的来源 | 第43-44页 |
3.3.3 糙海参卵母细胞的胞质突起 | 第44页 |
3.3.4 糙海参成熟卵细胞的界定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海南糙海参的性腺发育及繁殖特性 | 第46-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4.1.1 材料 | 第46页 |
4.1.2 方法 | 第46-47页 |
4.2 结果 | 第47-54页 |
4.2.1 性腺发育分期 | 第47-52页 |
4.2.2 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 | 第52-54页 |
4.3 讨论 | 第54-58页 |
4.3.1 糙海参性腺发育过程的主要特征 | 第54页 |
4.3.2 新村港糙海参的繁殖时间与产卵类型 | 第54-56页 |
4.3.3 生殖管上皮褶皱和吞噬细胞在糙海参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56页 |
4.3.4 性腺Ⅳ期的发育特点对糙海参性腺发育周期的影响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