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映射的本体集成方法研究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3页 |
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1.1 本体集成的渊源 | 第17-19页 |
1.1.2 分布式本体与本体集成方式 | 第19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1.3 相关研究工作 | 第21-24页 |
1.3.1 分布式本体的语法与语义 | 第21-23页 |
1.3.2 本体语义一致性的诊断 | 第23-24页 |
1.3.3 分布式查询 | 第2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2 相关知识 | 第27-35页 |
2.1 本体的理论基础—描述逻辑 | 第27-29页 |
2.1.1 描述逻辑基础 | 第27-28页 |
2.1.2 描述逻辑中的推理问题 | 第28-29页 |
2.2 语义Web | 第29-34页 |
2.2.1 RDF | 第30-33页 |
2.2.2 SPARQL | 第33-34页 |
2.2.3 OWL | 第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基于映射的本体集成语法与语义研究 | 第35-62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基于映射的本体集成语法 | 第35-40页 |
3.2.1 基于映射的本体集成的特点分析 | 第35-37页 |
3.2.2 本体集成语法的定义 | 第37-40页 |
3.3 基于映射的本体集成语义 | 第40-45页 |
3.3.1 分布式解释的来历 | 第40-43页 |
3.3.2 本体集成语义的定义 | 第43-45页 |
3.4 本体集成的连贯性 | 第45-50页 |
3.4.1 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区别及联系 | 第45页 |
3.4.2 连贯性的定义 | 第45-47页 |
3.4.3 分布式解释的特点 | 第47-50页 |
3.5 语义连贯性判定算法 | 第50-55页 |
3.5.1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3.5.2 归化的规则 | 第51-53页 |
3.5.3 连贯性判定算法 | 第53-55页 |
3.6 连贯性判定算法的实验验证 | 第55-59页 |
3.6.1 实验任务 | 第55-56页 |
3.6.2 实验环境 | 第56页 |
3.6.3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3.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3.7 讨论 | 第59-61页 |
3.8 小结 | 第61-62页 |
4 本体集成连贯下的冲突研究 | 第62-80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连贯下的冲突分析 | 第62-67页 |
4.2.1 定义 | 第62-64页 |
4.2.2 冲突的影响 | 第64-67页 |
4.3 冲突检测与发现方法 | 第67-72页 |
4.3.1 解决方法 | 第67-69页 |
4.3.2 查找概念对的隐含关系算法 | 第69-70页 |
4.3.3 冲突集构造算法 | 第70-72页 |
4.4 冲突集的应用 | 第72-74页 |
4.4.1 用于生成局部查询 | 第73-74页 |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4.5.1 实验任务 | 第74页 |
4.5.2 实验环境 | 第74页 |
4.5.3 实验过程 | 第74-75页 |
4.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77页 |
4.6 讨论 | 第77-78页 |
4.7 小结 | 第78-80页 |
5 本体集成不连贯性诊断研究 | 第80-94页 |
5.1 引言 | 第80页 |
5.2 本体集成的不连贯性问题分析 | 第80-84页 |
5.2.1 不连贯性诊断的定义 | 第80-81页 |
5.2.2 本体集成中不连惯性诊断的必要性 | 第81-82页 |
5.2.3 解决思路 | 第82-84页 |
5.3 基于信念修正的诊断实现方法 | 第84-90页 |
5.3.1 信念修正简介 | 第85页 |
5.3.2 相关定义 | 第85-87页 |
5.3.3 不连贯性诊断算法 | 第87-90页 |
5.4 诊断算法的实验验证 | 第90-92页 |
5.4.1 实验任务 | 第90页 |
5.4.2 实验环境 | 第90-91页 |
5.4.3 实验过程 | 第91页 |
5.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1-92页 |
5.5 讨论 | 第92-93页 |
5.6 小结 | 第93-94页 |
6 本体集成方法的应用研究 | 第94-106页 |
6.1 引言 | 第94页 |
6.2 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模型 | 第94-99页 |
6.2.1 本体集成和数据的互操作 | 第94-97页 |
6.2.2 本体集成模块功能 | 第97-99页 |
6.3 示例 | 第99-104页 |
6.4 讨论 | 第104-105页 |
6.5 小结 | 第105-106页 |
7 总结和展望 | 第106-109页 |
7.1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106-107页 |
7.2 未来进一步的工作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