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地球化学论文--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论文

汉江上游黄土OSL测年及地层年代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4页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材料第15-2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5-17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15-16页
        2.1.2 气候条件第16-17页
        2.1.3 地质和地貌第17页
        2.1.4 土壤和植被第17页
    2.2 研究材料第17-19页
    2.3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3.1 野外方法第19页
        2.3.2 室内试验第19-21页
第3章 光释光测年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3.1 光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第21页
    3.2 光释光测年的发展现状及优势第21-23页
第4章 光释光年代的确定第23-29页
    4.1 光释光样品的前处理第23页
    4.2 实验设备与样品制备第23-24页
    4.3 等效剂量测试条件的选择第24-26页
        4.3.1 预热温度坪区实验第24-25页
        4.3.2 剂量恢复与热转移实验第25-26页
        4.3.3 循环比第26页
    4.4 OSL年龄的确定第26-29页
        4.4.1 等效剂量的测量第26页
        4.4.2 环境剂量率的测定第26-29页
第5章 测年结果及评估第29-35页
    5.1 OSL年龄数据的评估第29-32页
        5.1.1 样品的晒退情况分析第29-32页
        5.1.2 标准生长曲线的建立第32页
    5.2 OSL年龄第32-35页
第6章 OSL年龄与地层年代第35-41页
    6.1 TJW剖面地层年代学第35-37页
    6.2 重要气候事件及其起始时间第37-41页
        6.2.1 重要气候事件的发现第37-40页
        6.2.2 重要气候事件的特征及起始时间第40-41页
第7章 汉江—级阶地形成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第41-45页
    7.1 TJW黄土-古土壤剖面的风化成壤特征第41-42页
    7.2 55ka以来的气候变化第42-45页
第8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型谷滑坡中拱形抗滑结构作用效应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OpenFOAM的圆柱双自由度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