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农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构建的研究--以湖北省Q乡L村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16页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页
    (四)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14-16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第16-19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二) 理论分析第17-19页
三、农村权力结构发展进程第19-26页
    (一) 一元权力结构时期(1949年—1982年)第19-21页
    (二) 二元权力结构时期(1982年—20世纪末)第21-23页
    (三) 三维权力结构时期(21世纪以来)第23-26页
四、新形势下农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的特点第26-28页
    (一) 村级政治性群众组织异军突起第26页
    (二) 村级经济发展对新的权力结构模式构建起着关键性作用第26-27页
    (三) 村级党组织仍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第27-28页
五、新形势下农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的作用第28-31页
    (一) 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了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第28页
    (二) 缓和了村民与村“两委”的矛盾,融洽了干群关系第28页
    (三) 提高了村民的政治参与率,深化了村民自治的内涵第28-29页
    (四) 完善了村级权力监督机制,构建起良好的政治氛围第29-31页
六、新形势下农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的案例分析——以Q乡L村为例第31-41页
    (一) Q乡L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构建的背景分析第31-35页
    (二) Q乡L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运行的实践分析第35-37页
    (三) 湖北省“一肩挑”政策对三维权力结构模式的影响第37-41页
七、新形势下农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存在的问题第41-45页
    (一) 村级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权力的内在冲突难以调和第41-42页
    (二) 经济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极大影响了村“两委”的领导权威第42-43页
    (三) 村级政治性群众组织缺乏规范化管理第43-45页
八、新形势下农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构建的建议第45-48页
    (一) 从制度层面细化“两委”职责,避免“两委”间冲突第45-46页
    (二)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两委”形象第46-47页
    (三) 出台规范化管理文件,引导村级政治性群众组织规范运行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关于农村三维权力结构模式构建的调查问卷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新型农民发展探析
下一篇:孝文化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