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开展水稻耐盐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盐胁迫对植物的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1.2.2 水稻的耐盐机理 | 第13-14页 |
1.2.3 提高水稻耐盐性的主要途径 | 第14-15页 |
1.3 展望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1 芽期试验 | 第16页 |
2.2.2 苗期试验 | 第16-17页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17-18页 |
2.3.1 芽期测定指标 | 第17页 |
2.3.2 苗期测定指标 | 第17-18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2页 |
3.1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恢复系发芽势的影响 | 第19页 |
3.2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恢复系发芽率的影响 | 第19-21页 |
3.3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各恢复系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的影响 | 第21-23页 |
3.4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恢复系种子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23-24页 |
3.5 不同水稻恢复系芽期耐盐性级别评价 | 第24-26页 |
3.6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幼苗各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7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幼苗耐盐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7-29页 |
3.8 水稻苗期各耐盐指标的变异系数 | 第29页 |
3.9 不同耐盐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2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2-38页 |
4.1 盐胁迫对水稻恢复系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恢复系种子幼根及芽的生长影响 | 第33页 |
4.3 水稻恢复系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选择 | 第33-35页 |
4.4 水稻恢复系苗期耐盐性评价的盐浓度选择 | 第35-36页 |
4.5 参试各恢复系品种芽期及苗期耐盐性评价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