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撤乡并镇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分析 | 第21-34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1-25页 |
2.1.1 撤乡并镇的内涵 | 第21-22页 |
2.1.2 乡镇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的基本内涵 | 第22-25页 |
2.2 撤乡并镇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支撑 | 第25-29页 |
2.2.1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 第25-26页 |
2.2.2 行政区划改革理论 | 第26-27页 |
2.2.3 治理与善治理论 | 第27-28页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8-29页 |
2.3 撤乡并镇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诉求 | 第29-34页 |
2.3.1 更新乡镇政府职能运行理念 | 第29-30页 |
2.3.2 促使乡镇政府职能重心转移 | 第30-31页 |
2.3.3 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功能 | 第31-32页 |
2.3.4 创新乡镇政府职能履行方式 | 第32-34页 |
第3章 撤乡并镇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分析 | 第34-46页 |
3.1 撤乡并镇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34-36页 |
3.1.1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有所提升 | 第34-35页 |
3.1.2 公共产品供给逐渐实现多元化 | 第35-36页 |
3.1.3 改善投资环境促使乡镇经济壮大 | 第36页 |
3.2 撤乡并镇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1页 |
3.2.1 乡镇政府职能运行仍徘徊在管制与服务理念之间 | 第36-37页 |
3.2.2 乡镇政府的职能重心仍在农村和城镇间摇摆不定 | 第37-39页 |
3.2.3 乡镇政府经济建设一手硬与公共服务供给一手软同在 | 第39-40页 |
3.2.4 乡镇政府沿用传统职能行使方式自如与履职方式创新不足并存 | 第40-41页 |
3.3 撤乡并镇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6页 |
3.3.1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科学 | 第41-42页 |
3.3.2 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的束缚 | 第42-43页 |
3.3.3 乡镇政府财政能力的制约 | 第43-44页 |
3.3.4 上级政府行政督查不到位 | 第44-46页 |
第4章 撤乡并镇视域下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思考 | 第46-56页 |
4.1 树立服务型乡镇政府职能运行理念 | 第46-48页 |
4.1.1 树立服务政府理念 | 第46-47页 |
4.1.2 树立有限政府理念 | 第47页 |
4.1.3 树立法治政府理念 | 第47-48页 |
4.2 构建和谐型行政生态环境注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内动力 | 第48-50页 |
4.2.1 科学合理设置乡镇政府职能机构 | 第48-49页 |
4.2.2 不断完善乡镇政府考核机制 | 第49-50页 |
4.3 通过改革财政体制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财力保障 | 第50-52页 |
4.3.1 拓展乡镇财源建设 | 第50-51页 |
4.3.2 合理划分乡镇政府财权和事权 | 第51页 |
4.3.3 化解乡镇政府债务 | 第51-52页 |
4.4 加大行政督查力度督促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52-54页 |
4.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4.4.2 加大对乡镇政府履职情况的行政督查力度 | 第53页 |
4.4.3 完善行政督查反馈机制 | 第53-54页 |
4.5 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必须加以强化 | 第54-56页 |
4.5.1 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作用 | 第54页 |
4.5.2 构建乡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 | 第54-55页 |
4.5.3 提高乡镇居民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参与度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