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6页 |
1.2.1 国内研究 | 第10-14页 |
1.2.2 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第17页 |
2.1.2 农业技术推广 | 第17-18页 |
2.1.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2.1 农业弱质性理论 | 第18-20页 |
2.2.2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创新成果 | 第23-31页 |
3.1 示范区基本概况 | 第23-24页 |
3.2 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 第24-27页 |
3.2.1 农技推广机构 | 第24页 |
3.2.2 农技推广人员结构 | 第24页 |
3.2.3 基础设施 | 第24页 |
3.2.4 公司平台 | 第24-25页 |
3.2.5 相关政策 | 第25页 |
3.2.6 现代农业新主体 | 第25-26页 |
3.2.7 主要成效 | 第26-27页 |
3.3 示范区农业发展新特点 | 第27-29页 |
3.3.1 优化现代农业空间布局 | 第27页 |
3.3.2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第27-28页 |
3.3.3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第28页 |
3.3.4 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 第28-29页 |
3.4 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特点 | 第29-31页 |
3.4.1 政府机构推广农技成为法律责任 | 第29页 |
3.4.2 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明确公益性服务功能定位 | 第29页 |
3.4.3 完善了农技推广资金的增长机制 | 第29页 |
3.4.4 完善了推广机构和人员经费保障 | 第29-30页 |
3.4.5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成为法律要求 | 第30页 |
3.4.6 提出了农技推广新要求 | 第30页 |
3.4.7 形成了农技推广新格局 | 第30-31页 |
第4章 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4.1 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4.1.1 管理不顺,人员权责不清 | 第31页 |
4.1.2 经费使用不顺,存在缺钱办事现象 | 第31页 |
4.1.3 农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 | 第31-32页 |
4.1.4 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 第32页 |
4.1.5 农技推广内容不全、方式不新、效果不好 | 第32页 |
4.1.6 与其他农技推广主体联系不紧,没有形成合力 | 第32页 |
4.1.7 农业信息和流通服务能力不强 | 第32页 |
4.1.8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不力 | 第32-33页 |
4.1.9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 第33页 |
4.1.10 农业企业用地指标不足 | 第33-34页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4.2.1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4页 |
4.2.2 基层农技系统吸引力不强 | 第34页 |
4.2.3 农技人员内部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落后 | 第34-35页 |
4.2.4 考核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35页 |
4.2.5 政府没有发挥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主导作用 | 第35-36页 |
第5章 推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6-41页 |
5.1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策 | 第36-40页 |
5.1.1 形成政府主导、多级配合的公益性服务体系 | 第36-38页 |
5.1.2 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农业新主体健康发展的体系 | 第38-39页 |
5.1.3 形成市场驱动有力,市场化服务蓬勃发展的体系 | 第39页 |
5.1.4 形成相互配合、执法保障有力的体系 | 第39-40页 |
5.2 服务新型农业主体相关建议 | 第40-41页 |
5.2.1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 第40页 |
5.2.2 加强服务新型农业主体能力 | 第40页 |
5.2.3 建立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